关灯
护眼
      六月初六,本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但东突厥忽然陈兵二十万在大燕边境,边关急报,一片看不见的乌云笼罩在京城的上空,人心惶惶。

  早朝之上,皇帝揉了揉抽痛的额头,底下的大臣吵得不可开交,对于突厥大军的汹汹而来朝中大臣基本分为三派。

  一派主和派,以距离上次大燕与突厥的战争还不足三年,民生需要休养生息为由,和亲求和。

  一派主战派,突厥大军既然能出动二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所图必然不小,岂是一场和亲能够满足的。

  而且一旦他们与突厥求和,那势必会引来其他部族对大燕的觊觎,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一派,既不主和也不主战,只观不语,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尤其是临安王和杜太师,老神在在,似乎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在说今日吃了饭这么平淡。

  “够了,议和议战这事稍后,兵部,李尚书,敕令淮安驻军前往支援北境,绝不能让突厥人踏入我大燕一步,户部,柳尚书,粮草的一应事宜务必安排妥当,若有差池,你自己掂量。”

  皇上说罢,甩袖离开。

  李尚书主战,自然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柳尚书,悄悄的擦了擦额角上的冷汗。

  “退朝!”

  太极殿外,临安王和杜太师刚一脚迈出门槛,便被皇帝身边的安公公拦住了去路。

  “王爷,太师,陛下有请。”安公公笑呵呵的说道。

  “敢问公公,陛下请我二人过去,所为何事?”太师笑得和蔼可亲。

  安公公笑意不改,“咱家只是伺候陛下的,不懂什么,每日想的,也不过是怎么伺候好陛下而已。”

  杜太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临安王挑了挑眉,在他看来,太师这话问得有些多余,很明显,陛下现在为的只有可能是刚刚没议出个结果的东突厥的突然开战了。

  安公公引两人到了御书房,“陛下,王爷和太师到了。”

  “老臣参见陛下。”

  “臣参见陛下。”

  皇帝支着胳膊在桌子上,正闭目养神,听到这话,睁开了眼睛。

  “平身。”

  “看座。”

  底下的小太监立刻拿了凳子过来。

  二人谢恩过后,坐下。

  临安王主动问道:“陛下,您找臣等前来,可是为了东突厥对我大燕出兵之事?”

  皇帝疲惫的捏了捏眉心,“算是,不知皇叔和太师有何看法?”

  算是?临安王眼里闪过一丝不解。

  难道当前最重要最着急的不是这事儿吗?

  太师似是心中早就有了想法,闻言立刻道:“现在求和是绝不可能的,而且以现在大燕的情况不是不可以一战,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领兵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