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片漆黑与寂静,放眼望去近乎没有任何灯火,贾诩沉吟下一窜而起到了正堂之顶,眼神一扫就看到了一间偏室厢房里微弱的灯火,摇摇头飞身而去。

下一刻,一个人一脚踹开门闯了进去,大赤赤挤进了吕布、陈宫、李肃三人间的间隙,毫不客气的伸手取勺往樽中添酒,正是贾诩,幸好,有多准备一副酒具。

贾诩举樽一饮而尽伸手再去摸筷子,不想摸了个空,再一扫才发现小几上那么宽敞的原因是连道下酒菜都没的缘故,于是转而伸右手中指敲了敲小几案面,一副不太满意的神情。

陈宫摇头,李肃一摊手“有的美酒喝就不错了,再要啰嗦就修书给掌教召你回山门过几天苦日子忆苦思甜”。

贾诩立刻醒悟这两活宝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再怎么说这两家伙也是掌教的亲传弟子,忽悠下掌教召自己回山门一段时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贾诩帅气的面庞上肌肉微微抽动了一下,算是低了这个头。如今自己刚刚在董卓身边冒出头来,若是现在离开了就太可惜了。

吕布静静看着一身文士打扮的贾诩,回想起陈宫、李肃对贾诩出身的描述,那种儒教挥洒间的气息的确与众不同,与陈宫、李肃大异其趣,在这乱世,怕是儒教也跟道门一样人才辈出吧。

吕布突然冒出来一句“文和,跟你一样出身儒学世家却入了道门的超卓之士还有吗?”

贾诩闻言停下了动作,说“超卓不敢当,这个有的,公台没跟你说过吗?”

陈宫也很诧异吕布突然问这个“另有一人,郭嘉郭奉孝,日后会是我们的大敌,听闻他已投了曹操,不过汜水关前并未现身,该是在曹操的陈留大本营稳固后方”。

吕布顿了顿“其实我更想问的是,在此乱世,文和抱着什么样的志向,是偏向儒教理念多些,还是偏向道门多些”。

陈宫、李肃也静待贾诩的回答,毕竟可怕的敌人越少越好,彼此间在山门相处了那么多年,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树敌越多日子越难过,想想陈宫、李肃已然是跟周瑜结下大仇,那郭嘉投了曹操也已经是大敌,若是再加上文和的话,陈宫、李肃深感不妙,这些人若联手为敌该当如何。

贾诩自然感应到气氛的变化,苦笑道“若是小弟回答不尽如人意,二位师兄莫不是要让小弟陨落与此”。

陈宫摆手“文和啊,难道师兄在你眼中就是这类人,怎么会,论交情,咱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贾诩无奈“在山门是不错,入了这乱世各为其主即为生死大敌,文和岂敢不小心一些”。

吕布笑笑“文和放心,宫和肃不会出手的,大家开诚布公,以后尽量少敌对互为强援也是不错的”。

陈宫、李肃点头,毕竟谁都不想多一个劲敌。

贾诩神色一正“既如此,诩就直言了”贾诩微一仰头“我虽入道门,但出身世家硕儒,虽对儒教因循守旧不满但骨子里还是尊崇儒学,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汉室即为正统,绝不容宵小篡汉自立,当今天下,若不是有西凉董卓据坚城、挟天子,握雄兵,西凉骑兵甲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吕布三人神色一正,对贾诩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李肃道“文和不怕董卓篡汉自立?”

贾诩摇头“董卓其人虽生性残暴,好大喜功,但其视天下如玩物,无帝王之志,最看不起那些试图篡汉自立的小人,在世时必一心想提雄兵踏平四海,一统天下,兼且没有子嗣,玩够了自然会还权于汉帝,如此汉室正统自然得以延续。”

李肃一呆“董卓有这么高风亮节...,真看不出来。”

陈宫叹道“若是一统天下还政汉帝,的确是件天大的功劳,符合董卓好大喜功的秉性,文和一语中的”。

吕布点头“胖子的确没有自己做皇帝的野心,就算偶尔有此念也很快就打消了”。

贾诩神色一黯“可惜天下群雄是不会答应的,更何况此刻出了一位可以跟他为敌的人”,说罢看了看吕布。

斗室内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道门虽桀骜不逊之辈辈出,可是涉及天下正统之时,愿意豁出去的人也不太多,毕竟,名义上这乱世也还并未彻底开启,有董卓在,名义上的汉室还是有力量的。

吕布打破了这寂静“若是有可能,我和他绝不兵戎相见”。

贾诩摇头“目前来看已然不可避免,奉先可有帝王之志?”

吕布微微的摇头。

“如此甚好”,贾诩道“若奉先和相国继续联手,四海归一有望,愚定竭尽全力劝相国放过小姐,王允老匹夫,忒恶毒了”。

吕布叹息一声“我看得出,胖子不会让步,我和他终究有一战,想必不远了。”

贾诩想再说什么相劝却又放弃了,改变不了多说无益“如此,文和却只能站在相国一边,期望相国得胜。”

陈宫、李肃眼神转冷,斗室中杀机弥漫而起。

贾诩凝神戒备,自己都对自己能逃出生天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