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

    这是王心怡为了缓解小堂妹首次出行的不安情绪,和她玩的文字断句的游戏。

    人多出行,其实也是有好处的,就是不怕寂寞。在众人的打闹说笑之间,很快的,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上海。

    后世电影里,20、30年代的老上海,必备的三个背景是:租界、旗袍和上西式学堂的女学生。

    上海公共租界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租界,也是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的最早,存在的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租界内经济繁荣,洋行、银行、旅馆、医院、学校、教堂林立。俨然与租界外,成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第一世里,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给王心怡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租界成立之初,租界门口贴着的“东亚病夫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现在的上海,由于历史的转弯,已经没有它的那段屈辱史了,却是依旧繁荣,“十里洋场”的名头更盛。

    外滩这里,虽然没有了租界,但为了方便管理这些特殊的外来人员,外滩,仍旧被当权者批给外国人居住。因为有各国的人员聚居于此,外滩也是俨然成为了外国人在上海的政治、经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也因为外滩的这样一个繁荣的历史事实,没有被改写,所以,王心怡心中,是万分的感谢那位穿越前辈的,因为他的这个英明决定,让自己的此次上海之行,仍然可以看见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风格各异的楼房,尽管历史转弯了,但是这些“万国建筑博览群”并没有因此被抹掉。

    历史被改写了,所以,比起王心怡了解到的近代史,此时的上海,更加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如今的大清帝国,尽管没有采取一味的“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但是,由于其版图的扩大,海岸线漫长,它所允许开放的,进行对外贸易的窗口,却是并没有增加。

    东南亚地区,是管理的比较放松的区域,那里的,比如后世里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香港、澳门等地,都是被如今的大清帝国,划分的自由贸易区域。

    内陆,从广州开始,就是大清帝国管理相对严格的区域。估计是从防守的角度考量的结果,那位穿越前辈,制定的沿海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被大家熟悉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尽管大清帝国主动开设了通商口岸,但是,却是没有签订任何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任何进入到大清帝国领域内的国家和个人,都得遵守大清帝国制定的法律法规。

    大清帝国现在仍是定都在北京。这是当今,陆地上的第一大国,出于震慑北方的长毛鬼子的需要做出的决定。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因为穿越前辈的影响,它是大清的殖民地,所以,大清不存在被从东面的太平洋入侵的可能。漫长的海岸线,海上防御的重点,就仅仅是需要防备欧洲诸国的联合侵略。

    也因为如此,上海作为大清帝国版图中,处在允许开设的港口城市的最北端的交易港口,它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

    既担负着每天来往的大量货物的上船、下船工作,又担负着大清帝国海上的,抵御外敌入侵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安全保卫工作。

    所以,为了上海码头能担负这样重大的职责,它的吞吐量无疑是中国第一的。

    它的安全保卫工作无疑也是最强的。大清帝国的海军总部,就是设置在上海。帝国的北洋和南洋,两支水师队伍,也是按照它们各自的名字,一南一北的驻扎着。据说,北洋水师的总部,就是驻扎在上海的。只不过水师专用的军港和普通的民用码头是分开建造的,所以,老百姓并不能很平常的在近海就见到军舰。

    但是,偶有出海的渔民,还是可以看到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水师舰队的身影。渔民们说:“现在我们也敢出远海去捕鱼了,不用再担心回不来了,在天气有变的时候,我们的水师是会派出搜救舰队来找寻我们的,这样以来,我们渔民的生命安全,也就有了很好的保障了。”

    总之,现如今的上海,王心怡看到的是和她印象中完全两样的地方。

    租界没有了,外滩仍旧形成了。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租界”。

    由于大清帝国本身的强大,所以,外国人在“新租界”里就没有我们知道的那些特权了。

    “新租界”里的外国人,必须要遵守《大清宪法》,否则就将会按照大清律法给予制裁,严重者会被遣送回国;

    外国人在中国,可以被允许拥有自卫的武装力量,但也仅限于各国使馆能被限制拥有的安保人员,而且,所有被带入大清的枪械等杀伤性武器,都必须要被登记造册,否则,就被认定为是走私,将受到大清帝国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