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姬昭明深夜送去的孝心,圣人特别满意。

    月饼很甜,很好吃,圣人美滋滋地配着喝了半壶茶,精神抖擞地批了一夜的折子,然后就直接上朝去了。

    等圣人下了朝,也没有回去休息,而是特意转道去了趟弘文馆。仔细旁听考察了贯通班每个学生的课业。

    大皇子和三皇子的进步很大,二公主也长进了不少,竟然被画为了优等,二公主激动的不行。

    等轮到最后的姬昭明,先生并没有考她记诵,而是问了些解读文章的内容。姬昭明答得顺利,引用文章时虽然背得不太准,但大概意思都是对的。

    馆主和学士们都很满意,圣人更满意,特意点着姬昭明和馆主说:“朕当初让她也跟着你念,你还给朕甩脸子,这会儿怎么说?”

    馆主理亏,弯腰作揖:“圣上慧眼独具,臣佩服。我大藜人才济济,必……”

    “好了好了,你酸话太多,朕不爱听。这么好的苗子,朕可是给你寻来了,此女百伶百俐、道头知尾,跟着你念书没委屈你吧?”

    馆主应是,绝口不提自己之前不乐意教女学生那一茬。

    当老师的很难拒绝良才,圣人都说了有教无类,他现在绝不会以男女来区分学生了。

    留下学生们继续跟着先生上课,圣人带着馆主离开。

    “听说弘文馆最近的课业都很重,朕的皇子公主们废寝忘食都快做不完了?”

    馆主很自豪:“学生们好学上进,做先生的自然要倾囊相授。”

    “先生们也不能厚此薄彼呀,其他的学生也要关心一二的。昭明昨日就还有余力在膳房忙活了两个时辰,朕收到夜宵点心时很是惊讶。昭明是个见经识经的,莫要耽误了她的天分。”

    馆主这是真没想到,暗下决心,接下来要多多关注昭明县主。

    接下来的几日,馆主就差一对一盯梢看姬昭明的课业了。还公然给她开小灶,专门安排人给她讲《春秋》,馆主亲自批作业的那种。

    姬昭明很想穿越回前几日的考核现场,她真傻,她应该当个傻子的。

    这边有小灶,笔记自然也有几个小伙伴在等着看。姬昭明也不想糊弄,学习的时候就要认真学,所以她终于也用上了清凉油。

    在早上用,刚起床还迷糊的时候,洗漱一番,抹一点清凉油,立刻提神醒脑。

    大皇子他们有些滥用清凉油,甚至有点儿上瘾,如今已经被御医叫停了。只给他们的贴身小侍一点点,没有必要就不给用。

    清凉油虽好,但总是这么刺激,是会伤害中枢神经的。御医们虽然不懂大脑中神经的分布,但他们从五行的角度阐述了清凉油上瘾的危害。

    总之就是,人的作息还是得顺应天和,不能一直用药物调解对抗,会伤身伤神。

    现在,“适当使用清凉油提神”在贯通班里,已经成为了姬昭明和二公主的专利。

    因为就她们俩没瘾……

    戒断清凉油对少年们还是有些影响的,不过馆主已经配合着放慢了授课的进度,所以大家都还适应得很好。

    姬昭明这两天晚上,也适应了吸清凉油熬夜的生活。

    中秋节这一日,弘文馆给他们都放了假。

    姬昭明一大早盯着人把礼物都送了出去,就爬进马车回姬府了。在马车上小眯了一会儿,洛阳现在的主路大道都已经是竹筋混凝土路面了,马车里平稳了许多,躺在厚厚的垫子里,很是舒适。

    到了姬府,把新做的月饼分了,跟家人们聊了聊天。没说几句,姬昭明的困倦样子就藏不住了。

    薛氏提议:“明姐儿大概是累了,先让她回去睡会儿,等午饭前再过来吧?”

    姬大爷点头应允。杜文茵主动提出自己陪着:“儿媳送明儿回日月居吧,那边空了些日子,儿媳去看看。”

    姬景昇也凑热闹:“还是别让明姐儿来回折腾了,琅哥儿、玡哥儿他们现在大些了也都乖巧了,明姐儿去侧面的小榻上睡会儿,弟弟们不会吵着她的。”

    这一觉睡醒,姬昭明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和亲人们美美得吃过午饭,又在一块讲了讲自己在宫中生活的趣事,卫王就过来接人了。

    宫中有中秋晚宴,宗亲们都要去宫中。朱紫大臣和高品的诰命夫人们也会受邀,比如姬景行夫妻和薛氏,但他们的座次和姬昭明不在一处,姬昭明要跟着卫王一起早些进宫。

    卫王先把姬昭明带回了王府,交给郑夫人,让郑夫人帮她重新打扮一番。

    姬昭明觉得自己已经穿得很富贵了:“不必再麻烦父王和阿苗了,昭明现在打扮得不算给父王丢人吧。”

    “阿苗给你们都准备了,挑了两日呢,昭明先去挑挑,要是实在没有喜欢的再说。”

    姬昭明跟着去里屋挑衣服,两个义姐都已经穿戴好了在等她。

    看看摆了一排的华丽衣衫首饰,再看看鸿岚和鸿宜,姬昭明乖乖得去试衣服了。对卫王府的富有程度,在姬昭明心里有了新的认知。不愧是会被人评价奢靡的卫王,单姬昭明穿的这一身,都够买座山。

    姬昭明没有选择和姐姐们一样穿紫色系的裙子,而是和换下去的那身一样,选了红色的。因为早上出门前,她就和二公主说好了一起穿红色的衣裳。

    虽然颜色不同,三姐妹衣服的款式倒是相似,再同样经郑夫人打扮过,还是能让人一眼就瞧出来是三姐妹的。

    等郑夫人把她们三个带回前厅,卫王也眼前一亮,笑着夸赞:“辛苦阿苗了,这样很合适。”

    卫王正要叫人备车,姬昭明赶紧叫住他。她也给卫王府众人准备了礼物:“父王,昭明带了些中秋礼来,先分与大家吧。”

    “本王接昭明时还好奇呢,出宫一趟,怎么带了那么多东西,原来是给我们准备了礼物?”

    一车的礼物,在姬昭明刚才换衣服的时候就都搬进来了,卫王看到那么大的酒坛子,就猜是给自己的蒸馏高粱酒。

    卫王只猜对了一半,这酒比高粱酒更加特别,是蜜桃酒和秋梨膏。

    姬昭明知道的果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泡的,一种是酿的。

    泡制法,要先把鲜果洗净、控水,切成小块或者片状,一层果肉一层冰糖地码放在坛中。倒入白酒后密封存储,需在阴凉处,若能冷藏更佳,像是泡药酒一样泡着。

    只需耐心等待几天,就可以得到美味的果酒。要是泡的久些,比如三个月以上,则风味更佳。滤掉果肉后,换到干净的坛中,是还可以继续发酵的。

    这种泡制的酒,相对不容易翻车,又能得到果味。家里自制葡萄酒、蜜桃酒、苹果酒等等,都可以利用此法。

    酿制法则要麻烦许多。

    清洗干净后,要破碎成小碎块,过小会变成果泥糊糊,不利于接下来的榨汁,过大则出汁率不高。

    榨汁后,可以得到果汁和果渣。果渣可以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发酵,然后加入半成左右的砻糠,也就是稻谷作物的壳,比如米糠、稻糠。把上述混合物蒸馏,可以得到果烧酒,可以用于调整酒的度数,也可以用来配置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