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为了开创自己的商业版图,姬昭明心心念念的都是怎么改进生产技术、增加销售渠道、开发产品潜能……习字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师兄祝星河长什么样子她都说不上来。来练字这会儿,是她难得能放松大脑的时间,她的精力都在怎么控制软软的笔尖了好嘛!

    所以,在郭氏向儿子问起姬昭明是个什么样的性格时,祝星河特别迷茫得回答了“不知道”。虽然在一个房间里,但是两张案桌分开练字,姬昭明只管闷头练字,她在纸上乱画线条、圆圈都能玩很久,祝星河觉得这个师妹可能讨厌自己。

    郭氏觉得姬家的家教真好啊。不到三岁的小姑娘就能坐得住,实在难得。不骄不躁,若说三岁看老,只要好生教导,以后定能胜任宗妇主母的。

    “大概是因为你姬师妹性格沉静腼腆,星河你是哥哥,若是一直冷淡着,说不定她会以为是你讨厌她呢。”

    “孩儿不讨厌师妹。”

    “那星河你可不能一直板着脸,要亲和些,别吓到人家。”郭氏已经开始教儿子怎么撩小姑娘了。这女孩是真不错,若是娶回家,定能和儿子琴瑟和鸣。

    祝星河听取了母亲的意见,他的主动就是挑一些自己写得满意的字,走到姬昭明附近,矜持的微笑着,摆过去给姬昭明看。

    祝星河想表达的是:师妹你看我的字,师父都夸过的,留给你做样子学习吧,你若有不懂也可以问我。

    姬昭明理解的是:看见了吗,这个字要这样写!

    虽然有点冤,但平时根本没交流的人突然跑来自己面前“骄傲地显摆”,姬昭明当然以为对方是来宣战的。

    祝星河以为姬昭明在那儿乱涂画着玩是因为不会写,才主动来教她。结果被小姑娘瞪了一眼,然后姬昭明就不理他了。

    姬昭明当然不是在玩,那是在练控笔,明明是很认真在学习,她可不想被一个板着脸的小孩子比下去。

    她现在手上力气小,有些拿不稳笔,所以才总是练习一直画各种线条。先得手不抖,才能掌控自如得练习下笔的起转承合嘛。

    她还让小六给她做了几个压“米字格”模子——就是个木质的印章,在纸面上用力按压,能留些浅浅的印子,四周是实线,里面的辅助线是均匀的虚线。做了好几个,大小不同。

    临摹时,先比对着姬景昇的例子,按一下,然后在自己的纸上再按一下,笔画的位置看得清清楚楚,从哪儿起笔、落到何处,写不好她就照着坐标定位“画”。

    祝星河看她不好好练字,就以为她是学不好,听见姬景昇夸姬昭明,也以为师父只是安慰师妹。

    其实姬景昇是真的在夸侄女,虽然笔力不够,但结构抓的很好。毕竟年纪小,手骨无力,这很正常,已经是进展神速了。

    一个月下来,虽然姬昭明还要同时学认字,却写的比祝星河更像样。祝星河终于看到了师妹字,想想自己之前还想去指点人家……祝星河十分羞愧。

    自此以后,祝星河更加刻苦用功不说,还总是特别谦虚。一次打脸,终生难忘。

    郭夫人对自家公公心服口服:拜师习字这个事儿太明智了,儿子最近课业都进步神速,公公看人的眼光是真好。

    姬昭明偷偷用功,成功得惊艳了师兄和三叔。争过一口气,她就大方得把秘诀分享了出来。

    收到一摞印着不同大小格子的纸,还有一箱明显是对应工具的木框……再听姬昭明当场演示了一番,姬景昇很赞赏也很激动。

    姬景昇转头就在书房里认真了一整晚,用这份礼物写了两份满意的作业,分给了两个徒弟。其中内容不仅有这一个月来教他们的所有字,还有未来十天的的计划。安排徒弟们对照着巩固功课,以及提前观察揣摩结构、做好预习。

    姬昭明人傻了。我送你礼物,你给我加功课?

    姬景昇还在美滋滋得悄悄和姬昭明讲:“明姐儿乖,你的这份比星河的好,是一气呵成写好的,因为是给你,叔叔才舍得。”

    “那明儿可不好夺爱,三叔随意再写一份给我好了。”

    “明姐儿别想偷懒,勤写功课,才不辜负你的天分。需知,这样一张纸,有多少学子求而不得呢,来求我我也不给他们写。”

    姬昭明心想,我这哪里是天分,我是上辈子练着玩过啊!

    “谢谢三叔,明儿一定认真学。”姬昭明转念一想,觉得这是个商机。

    “三叔,您觉得这个米字格对练字的帮助是不是特别大啊?”

    “确实不错,初学者可以借此快速找准结构。说起来,明姐儿给你云瑾哥哥也送些练习纸去吧。”

    “好呀。三叔也要给瑾哥写一份什么吗?到手一起送去?”

    “等他也来给我当徒弟再说吧。不然等以后家里的娃娃们多了,每个人都来要,叔叔可就没时间教明儿了。这回啊,明儿悄悄吃独食儿就好。”

    “啊?”姬昭明不答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把给我的这份拿给小六雕版,印刷出来,人人有份吧。”

    姬景昇被侄女儿逗笑了,他以为侄女想要刻碑拓印。

    “那以后的功课也都要刻碑?明儿知道那些石头要多少钱吗?堆起来怕是要装满慎独院。”

    姬昭明懵了。谁要刻碑了,雕版印刷啊!不会吧,现在还要靠抄书的?那三叔书房里这个藏书量,这得多少钱啊!

    “让小六用木板雕啊,就像这个米格子下面的花纹,把样子蒙上去,有字的部分不留,空白地方去掉。米字格直接按压能留下印痕,若是刷上一层颜色,就能像印章一样印出图案来吧。”

    姬景昇茅塞顿开。对呀,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明姐儿的心到底开了几窍,怎么这样厉害!此物若能成,全天下读书人都得谢你一谢!”

    不必不必,活字印刷出来了再谢都不迟。回去就让秋婆婆帮我找铺子开印刷厂,这钱我必赚。

    “三叔觉得,侄女儿开个印刷工坊如何?”

    “甚好,叔叔我正好有家书坊,明姐儿尽管让人去找刘掌柜,四书五经尽管去制。”

    姬景昇于书画上有些名声,所以他成婚时,薛夫人把自己嫁妆里的一处书坊送给了他。书坊除了售卖书卷,也卖笔墨纸砚,字画也会择精品收售。以往卖的书卷,要么是孤本,要么得靠人力抄写。成本高不说,自己也可能不平整,还可能有错字笔误。若是这般制版,只要样板仔细制作,便能保证品质稳定了。

    “明儿尽管放手去做,无论是纸张笔墨,还是装裱人手,但有需求都和叔叔说。”

    “谢谢三叔!那明儿就先安排把这份功课制版了?三叔以后留的功课也都制版可以么?积攒一些后也做成合集?”

    姬景昇眉开眼笑,侄女这个要求提的,自己很难拒绝啊。

    “随你吧。若是铜钱不够用就去找刘掌柜支。”

    “好。”明白了,回去赶工,做好了第一时间送来。

    就这样,叔侄俩商量好了一项大合作。然后姬景昇就把侄女撵回去练字了,他自己也要勤加苦练,以后教学时留下的字迹,可是要被印出来的。干脆先写一份完整的千字文吧。

    姬昭明回去后自然就是喊人来开始安排。秋婆婆她们才让码头的食铺走上正轨,这就又来了新活。

    小六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只是个跟着师父打下手的水平,就要担上雕版的重任了。他还没开始正经学雕花呢,怎么就要速成雕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