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山脚下是连绵成片的水田,全部种的是水稻。

    这么多的稻田,难怪张家在宁城开粮店。

    “这真是一块宝地。”

    “嗯,我爹也说是宝地,我们祖上本来是住在会龙镇上的。有一次我的曾祖父跟人打赌,那人输了,就拿老鹰山来抵债。

    没办法,那是个败家子,家里的房产和良田都输光了,只剩下这座山了。

    我曾祖父也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不收也没其他东西呀。”

    后来他就带着人到山上来看地势,没想到看到山这边还有一个湾湾,还有一个天然深潭,叫黑龙潭。

    看地势的大师说这里是风水宝地,要有人在这里守着才行。

    于是曾祖父就雇人在这湾里开荒种地,修房造屋,渐渐地住的人多了,形成了村落,把这里取名张家湾。

    后来我祖父就在这里安家了,现在就是我爹娘。反倒是会龙镇上的老宅子交给二房在打理了。我曾祖父说这才是我们张家的根本,要守住啰。

    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才有现在这个样子。”

    吴希泽:“没想到张家湾是这么得来的。”

    连绵起伏的稻田对面是另外一座山坡,对面半山坡上的村落,那就是张家湾村。

    一片低矮的茅草房中间突显出一座有十几间青砖大瓦房的院落。

    院落被一道灰墙围着,灰墙一直蔓延了大半个山坡,很是壮观。

    张素芳:“那就是我们家。走吧,我们下去吧。大哥他们已经在山下等我们了。”

    可不是,山脚下滑杆队伍正停在路边,张伯贤正抬头朝上面看。

    吴希泽挥挥手,喊道:“张大哥,我们下来了。”

    等吴希泽和张素芳下来了,张伯贤说道:“希泽,坐上滑杆,我们进村吧。”

    “好的。”

    吴希泽不再推辞,这时候不能走路进去了,得让人抬着进去,表示来的是贵客,以彰显身份和对主人家的尊重。

    张素芳也坐上了滑杆。

    走在最前面的苦力扯着嗓子喊道:“贵客临门了,前面的人看到点,莫冲撞了贵客哈。”

    这是在提醒前面的人让道。

    毕竟田埂小路也不宽敞。

    果然前面田埂上的人听到喊声都避让到路边边,有的在田里扯草的人都抬头看,认清楚滑杆上的人后都热情地喊道:“是大少爷回来了。”

    张伯贤:“回来了。”

    “大少爷,你走得快哟。”

    “哎呀,那是四小姐吧,几年不见了……”

    至于看到吴希泽这个陌生人,他们虽然很惊讶,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冲着他露出憨厚的笑容。

    看来这里等民风还是挺纯朴的。

    这些村民跟张家的关系很好。

    “快去给老爷报信,老爷还不晓得大少爷回来了。”

    于是就有青壮爬上田埂赤脚飞奔向对面的村子。

    前面田埂上有一个背着巨大背篓的身影。

    抬滑杆的人喊道:“看到看到,让路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