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一周后,父亲的钱汇过来了。我买了手机卡,交了半年的房租。

    又一周后,陈老板的机器运过来了,一并送来的还有一部分待加工产品。

    面对着空荡荡的车间(出租房),我莫名其妙地大喊了一声:“大伙儿下班吃饭啦!”那声音傻头傻脑地在房间里晃荡,那感觉非常不错!我都感动得有些想流眼泪。

    我有点儿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难道说从此我就步入了“老板”的行列?嘿嘿,嘿嘿……我在心里笑着,喜形于色,自我感觉良好极了。

    出租房有三层,我租了一楼全部的五间,原先零散住在一楼的房客让房东调换到二、三楼去了。出租房的门口正对着大路,租住在村子里的民工基本上都要从这里经过,于是,我就在大门口贴了张招工启事。

    第一天,没人上门。

    第二天,有两个人来问,看看一个工人都没有,就走了。

    我看这样下去不行,不能不开工啊,不开工不光亏老本还会耽误交货期,没办法向陈老板交代,人家那么信任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遇山开山,遇河搭桥”,我得动脑子想办法,先弄几个人来开工,见有人上班了,后来的人才能定下心来干。人都这样,爱跟风,不喜欢带头吃螃蟹。

    我想到了住在楼上的那几个民工家属,她们平时在家也没正经事儿,就是带带孩子或是烧烧饭,有临工就打打临工,基本上不进厂。要是能把她们几个弄来先干起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便挨家挨户上门去找她们。起初她们说不会,然后我就开了个条件:头三天不计件,不管做多少,都按25元一天算,而且不用加班。那时厂里上班的正常工资是五六百元一个月,还得加晚班。她们算算挺划算的,反正干上一周后不愿干还可以现结工钱。

    她们同意干了之后,这样车间里就有五个人了。我手把手地教她们,有三个不错,学学就会了,有两个怎么教都做不快,质量又差。但为了留住她们继续做下去,她们做得不好的产品,我只能自己利用晚上的时间替她们返工。

    日子过得虽然累点儿,但很充实,满眼都是阳光大道。

    几天后,我自己都没想到,10台机器全坐满了人。我赶紧给陈老板打了电话,让他送配件过来。陈老板见我办事如此雷厉风行,还夸了我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