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待得偌大的西暖阁内,只剩下君臣二人后,心中早已急切无比的崇祯连忙问道:“大明现下的局势,思恩侯是否知晓?”

    陆天行颔首道:“北失皮岛,三万将士投敌;中有流寇,凤阳皇陵被掘;南面倭寇,肆虐沿海一线,因此大明已是内忧外患,危如累卵。”

    崇祯叹道:“不错,朕当初若是能听从你的劝谏,又何至于有今日之局面。”

    陆天行拱手道:“微臣说句大不敬的话,人孰能无过,虽天子亦不能免之,不过陛下只要能知错能改,便是善莫大焉。”

    崇祯点了点头,问道:“朕知错了,但眼下的形势已然如此,思恩侯难道还能逆转乾坤,挽救朕的大明朝么?”

    陆天行颔首道:“尽管没有万全把握,然而微臣仍然相信,一年之内,朝廷不仅可以剿灭流寇,肃清倭寇,而且还能……”说到这里,陆天行特意停顿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收复辽东。”

    听了这番话,崇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片刻,方才问道:“如今大明已有亡国之象,思恩侯却说一年之内便能平定内乱,还……还能收复辽东?”

    陆天行道:“正是。”

    尽管见陆天行面色诚恳,并无戏言之意,崇祯却还是不敢相信,又问道:“当日国家安稳之时,袁贼曾对朕许下五年平辽之诺,却依旧无法兑现,他自己也暗通鞑虏,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思恩侯今时却说要一年平辽?”

    陆天行反问道:“微臣再斗胆请教陛下一句,事已至此,难道陛下还有甚么可担心失去的么?”

    崇祯点了点头,叹道:“不错,祖坟被掘,各路贼兵皆虎视眈眈地觊觎着朕的江山,大明迟早都会……左右不过是做个亡国之君,朕,还有甚么可怕的呢?”随即镇了镇心神,又问道:“思恩侯打算如何剿灭流寇?”

    陆天行道:“微臣打算剿抚并用,那便是一面招降各路叛军,安抚好受灾百姓,另一面再任用良将,对不肯归顺者进行剿灭,而且微臣以为,流寇大多是普通百姓,故而应当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崇祯道:“法子倒是甚好。”说着面上一热,又道:“可当日朕未能听取你的良言,给国库留下赈灾银,因此如今不要说拿出大笔银钱赈济灾民和安抚叛军,就连剿匪所需的军饷也即将告罄。”

    陆天行道:“微臣有法子为陛下筹集到足够的银两,只是不知陛下能否下定这个决心?”

    崇祯不假思索地答道:“自然能,只要能筹集到银子拯救大明,朕甚么都愿意做。”

    陆天行道:“内阁首辅周延儒,吏部尚书温体仁,嘉定伯周奎,兵部尚书田宏遇,不仅私下里广置田地,更是做出诸多贪赃枉法之举,陛下只要严惩这四人及其党羽,便足以支付平定内乱、剿灭倭寇,以及收复辽东所需的银两。”

    崇祯不由大惊,将信将疑地问道:“思恩侯可有证据?”

    陆天行道:“这是微臣近来查到的实证,还请陛下过目。”说完,便从怀中取出了一本小册子,双手递给了皇帝。

    崇祯看后顿时大怒,道:“旁人也就罢了,想不到田宏遇这厮竟然是个卑鄙无耻之徒,平日里专会做戏来迷惑朕!”

    陆天行拱手问道:“既然如此,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

    崇祯道:“自然是抄家下狱!”说到此处,崇祯面色尴尬地笑了笑,又道:“只是周奎和田宏遇毕竟是皇亲国戚,若是……”随即便不再说下去了。

    陆天行自然明白,小皇帝终究还是顾及周皇后和礼贵妃的脸面,于是说道:“事关天家颜面,确是不好公然处决两位皇亲,不过……”

    崇祯忙道:“这是自然,朕会将周奎和田宏遇叫来,让他们自己看看这些罪证,并且严厉申斥,命他们上交半数家财来免罪。”

    陆天行不好再说甚么,只得拱手道:“皇上圣明。”

    崇祯又问道:“如今用兵所需的银子有了,可周延儒倒台后,谁人来做主持剿灭流寇之事才最为妥当?”见陆天行意味深长地望向了自己,崇祯叹道:“朕,会尽快召回孙承宗。”

    陆天行道:“皇上能不计前嫌,真乃开明之主。不过流寇实在太多,孙承宗一人恐怕难以应对,因此微臣想保举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等人为其副手,共同主持平叛事宜。”

    崇祯点了点头,道:“朕自是相信你的眼光。”说着指着地图上的沿海一带,又问道:“那沿海的倭寇又当如何?”

    陆天行道:“微臣现已查明,这些倭寇,只有少部分是真正无主的浪人,而大多数皆是德川家光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