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涵虚道长吩咐随侍小道:

    “你去找几块砖来!”

    道观砖不缺,很快小道找来八匹砖。

    涵虚问彭巳丁:

    “你能用手打断几块砖?”

    彭巳丁不解,还是老实的回答道:

    “4块。”

    涵虚拿了3块砖,然后平放在地上,对彭巳丁说:

    “你打给我们看看。”

    彭巳丁来到砖前,扎了一个马步,适当运了下气活动气血,随即手高高举起,“哈”的一声,一掌下去,砖断为6块,大厅立时传来热烈掌声,大家为彭巳丁的金刚手感到佩服。

    要知道,砖不悬空,这样平地硬对硬断砖是有难度的,彭巳丁对自己的掌功也感到满意。

    但是涵虚没有鼓掌,既没指点不足,也没表扬掌功了得,而是给彭巳丁提了个要求:

    “你把砖立起放在地上,手不得离开砖,看能不能打断一块砖。”

    平时彭巳丁把砖立起,是能用手掌削断砖的,不过手不离开砖,这种打法还没有试过。于是他按照涵虚的要求试了试,几次下来,砖只是推出去,毫发无损。

    关云雷、林大江不信邪,也相继上去试了几次,涵虚面含微笑,看着他们断砖,结果砖同样毫发无损。

    涵虚道长转过身来,问梁菲菲能断几块砖,梁菲菲羞涩的回答道:

    “一块!”

    涵虚叫梁菲菲说道:

    “那你给大家也表演下!”

    梁菲菲脸红红的走了出来,只见她站了个二字钳羊马,效仿彭巳丁、关云雷、林大江的动作,把砖放在台子上,手指挨着砖,闷哼一声,掌跟打在砖上,砖断为两截。

    彭巳丁、关云雷、林大江不由惊讶,梁菲菲居然还有这手绝技,“凌波侠女”名不虚传!

    涵虚道长看见大家迷惑的表情,哈哈大笑,对大家解释道:

    “彭巳丁和梁菲菲的掌功都是杀手技,在实战中,一定要有重拳重腿予敌重创。彭巳丁虽然能断4匹砖,但在实战中,杀伤力有可能不如梁菲菲断一块砖威力大。因为在实战中,敌人不会给你手扬起、拉大打击距离的机会。

    当然彭巳丁能够创造出这样的机会,杀伤力也是蛮大的。所以彭巳丁的金刚手应该争取更大的进步,一是在实战中创造拉大打击距离进攻的机会,二是做到梁菲菲的发力。”

    听涵虚一讲,大家深以为然,觉得中华武术真是博大精深,并不像以往想象那么简单。一时,大家在涵虚的教导下,不由热血沸腾,都觉得要练就练国术,练真正的中华武术:心中有国,手中有术,振兴中华,永不止步!

    而彭巳丁进入大学就发觉武术没落了,很多同学宁愿练跆拳道,也不练武术。但自己就是不忍放弃,也不愿放弃。自己为何还是傻傻的、苦苦的练呢?没找到答案。

    今天他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心中有国,手中有术,振兴中华,永不止步”,岂不正是自己坚持练武的本意。

    心怀祖国,选择了中华武术;手中有术,苦练传统拳术、苦练金刚手;一心想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遇见冷言白眼、风言风语也不退缩,遇见挫折失败也不逃避,一心向前,这岂不是振兴中华,永不止步吗?

    通过涵虚的点拨,大家都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初学武术时的激情再次被涵虚点燃,都虚心的向涵虚道长请教,继续探讨起武学来。

    尤其是彭巳丁更是诚恳的向涵虚道长请教道:

    “李老师,你可不可以教教我们剑法?”

    因为通过与璇玑和涵虚的比试,彭巳丁觉得自己在短兵方面是个短板,而在现实生活中,剑法、鞭杆、单刀、锏、短棍、手杖、刺刀这些短兵应该非常有用。

    涵虚道长呵呵笑道: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武术的精髓就得传给有志气的华夏人,我练的剑法是当年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流传下来的龙门剑法,是龙门派的绝技。大家有缘,就一起学习吧!”

    于是整个下午和晚上,彭巳丁、关云雷、梁菲菲等都不愿离去,商量好明天一早再上飞云顶。几人“缠着”涵虚道长,跟他练剑,休息的时候也演练自己的武功,请求涵虚指点。而涵虚道长非常和蔼,并不保守,认认真真的教他们。

    闲暇,彭巳丁也给涵虚道长讲自己“武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大医之梦的抱负,涵虚点头表示赞许,并不停地鼓励!

    初六的早上,彭巳丁等与涵虚道长告别。临别之际,涵虚道长慈祥地对彭巳丁说:

    “我们有缘,临别之际,送你三件礼物!”

    只见涵虚道长拿出二本书递给彭巳丁,彭巳丁接过一看,是二本线装古书,一本是《抱朴子》,一本是《肘后方》,难得的丹道绝学和医药经典。涵虚平静的对彭巳丁说道:

    “你是医生,家学中医渊源,贫道也粗通道医,对医学不算门外汉。华夏的医学不错,但西医也的确有所长,贫道曾经有个想法,如果哪个能教我西医,贫道愿意以平生所学道医互相交换。

    不过贫道现在年纪大了,这个愿望实现不了了。难得你大学攻读的是西医,这是难得的大好机会,希望你能中西医真正结合,早日实现你的大医梦。

    但是要把医学搞懂搞透彻,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医和道医,不懂武学、丹道,难望大成。而西医与中医语言并不相同,观念也不一样,要水乳交融,真正融会贯通也不容易。古人云‘不学易无以为大医’,这‘易’是关键,也许是‘武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命门所在。

    贫道赠你《抱朴子》、《肘后方》是有深意的,希望这两本书能帮助你打开‘武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大门,进入大医的门径!”

    彭巳丁一听涵虚语重心长的勉励话,心中不由感动,连忙跪下,表示感谢,涵虚欣然受礼,并不推却。

    这是涵虚给他的第一件礼物。

    第二件礼物,涵虚递给他一张照片,照片是他与一个老道长的合影,涵虚对他说:

    “我给你推荐一个老师。你的奇门遁甲只是入门而已,还欠火候,这对你的易理理解、实现‘武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追求‘大医’有妨碍,你必须把奇门遁甲、易理搞得更明白些。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武当郭道长,有空你可以凭这张照片去找他,就说是我介绍的,跟他深造奇门遁甲和剑法,他的武当剑法是天下一绝,比贫道的龙门剑法更为精妙。深通易理、剑胆琴心也是大医应该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