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题目不多也就两道。

    第一道还稍微简单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写一份策论《论时局疏》要求他们以臣子的视野对于当今天下大势做出分析此外要求他们不能局限于中原一地安南琉球东瀛高丽塞外这些地方都必须涉及。

    第二道要求参与的大臣们每人写一封安民告示暨施政宣言书不准骈四骊六不准通篇赋比兴这份宣言书的针对者是普通百姓务必让勉强识字的能看得懂不是傻子的人能听的懂在宣言书里必须清楚的向百姓提出自己的具体做法譬如修桥铺路必须说出怎么修动员多少人手调配多少钱粮而不是大而化之的喊口号。毕竟在这个时刻最最重要的是真正把事情做出来而不是喊那些振奋人心的口号眼下的工作千头万绪就更需要做实事的人了。

    萧统只给了他们两个时辰当沙漏朝群臣面前一摆原本愁眉苦脸的臣子们即使有再大的意见也不得不抓起笔开始奋笔疾书了。

    萧统这主考却不愿意在哪正襟危坐呢在前世要是读书也还好平素可不想端坐那四五个小时不动弹的好在这些臣子们坐的倒不算拥挤因此萧统干脆开始巡视考场。

    可是当萧统一走下去群臣“哗”的一下就要纷纷离席行礼萧统干脆马上喊道:“离席者取消资格尔等务必专心答题不得有误。”群臣始安。

    当萧统走到门下省签押吕聪面前时这胡子都已经白了的老头儿额头汗涔涔的差不点没把墨都化开了。

    而萧统看了看他的卷子老吕开始还能说着些“蒙古马矮小却善奔袭秋高马肥之际骑兵难当”这样还有点意思的话可是写着写着就习惯性的开始把皇帝和尧舜相比把兴宋灭元说成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并且引经据典证明蒙古人拿下大半个华夏只是偶然的意外的事件一旦上天恢复清明必然能传檄天下一战成功。

    萧统微微皱眉这老头子看来是没戏了要是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真的就那么回事的话从东到西万里之地几百个民族也不会被他们奴役那么久了。伟人说得好嘛该从战略上藐视他们可是战术上肯定要重视啊像吕聪这样一味蔑视对手根本于事无补。

    接着萧统顺便看了几个年岁大点的臣子虽然没有像吕聪那样可是立论也基本上靠着“华夏居中四夷来朝”的路子然后说起“修德怀远教化人心”那一套虽然从字面上说每一个字都无懈可击可是说不好听点这些都是废话。

    老一辈的过于迂腐那么年轻的呢?可惜萧统看见的年轻人虽然没有像老一辈那样大谈王道教化之功百姓忠君之义却也大都鼓吹尽起军兵反攻大6传檄天下天下必然会云集而相应各地百姓马上就起兵杀元朝官吏各地士绅呢一定会怀着国家民族大义担负起责任自动来维持地方的秩序。少数热血的竟然还写道愿意自己投笔从戎率师潜回大6为皇帝前锋。

    看见这样的话萧统自然有些哭笑不得历代官僚们务虚而不务实这一次简单的考试也就把这一弊病暴露的淋漓尽至。

    不过等到萧统走到一个三十余岁面色颇为坚毅的臣子桌前时却不由眼睛一亮。

    此人乃是刑部侍郎司马玄年少有为也是临安失陷前的最后一批进士如今掌管刑名。

    之所以能让小皇帝上心是因为看了这么多人只有这司马玄已经答到了第二题!

    他第一题的答案很是简单:“天下大势敌强我弱保据台海静观其变数年之内后王必乱当此之际秣马厉兵海上商路务必争之吕宋流求咽喉之地如非我有后代必忧火器为主水军为辅天下有变径取江南进则一统退则偏安吾皇圣贤群臣效死恢复有望大宋可安。“

    短短九十六个字却把天下大势说的清清楚楚先是理智的看清了敌我双方的对比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硬撑然后明确提出了宋军此时的战略必须收缩必须休养生息还成功预测了察合台后王即将动的让忽必烈疲于奔命的叛乱这份洞察力果然不凡。

    更为难得的是这司马玄居然能敏锐的看出火器对于战争的划时代意义和革命性改变还能看出吕宋琉球等地的重大战略价值这是一个有新思维的人才啊!

    在这个基础上司马玄还是有思路的人他明确提出宋军如要反攻必须以江南为选这份战略也和萧统的思路不谋而合毕竟想要一统天下只有江南河北和关中三个根据地的选择而宋军唯一有可能攻取的就只有江南了。且江南本是南宋故土民心所向富饶不已更是不二选择。

    萧统越看越是喜欢此时在他心中这司马玄已经是此次毫无疑问最大的收获。

    可是就像灾难往往是接踵而至一样惊喜往往也是让人应接不暇那司马玄的第二道题答得更是出色

    今日第三更大家多多支持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