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此一时,彼一时。

    在徐行初到越城的时候,和仁山的立场,几乎是敌对关系。

    不过,现在的情况,倒也不是徐行和仁山能够决定的了,历史的走向,纵然是个体推动群体,但是个人必须足够强大。

    仔细想来,晋城的兵力,暂时未知,齐鲁联军,超过两百万,就连憋屈了很多年的韩龙,也已经拥有了四十五万,虽然韩龙的军队数量,目前徐行和仁山还不知道,但是作为名义上的盟友,这四十五万军队,也是丑媳妇见公婆,早晚的事。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晋,齐鲁,三方势力,或者说两方势力,必然是徐行和仁山的敌人,至于如何应对,那还要再做商议,只是,时间不等人,决策,必须要快准狠。

    “哈哈哈。”

    “仁山先生说笑了,吴城的十万大军,是为了老百姓而战,绝对不会为了烧杀抢掠而战。”

    徐行这义正言辞的一番话,确实是非常严肃,但是事实上,他说谎了。

    吴城之中,并没有十万大军,满打满算,有个六七万,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毕竟,吴城的军队编制,是十进一,吴城的总人口在七十万大关,所以军队数量达到饱和,应该是七万人,并且最好是多于这个标准,反之,则代表军事力量未饱和。

    仔细想来,此时此刻的徐行,还不知道,在不久之后的未来,他所发动的战争,必然是以追求和平为遮羞布所带来的残忍杀戮,

    暴虐的屠刀挥舞,铁蹄之下,尽是尸山血海,正如同那些杀红了眼的诸侯王们一样,古来征战几人回?

    无人幸免!

    “越城的军队,也是为了老百姓而战。”

    “既然原则相同,那就快点准备合并军队吧,我已经等不及了。”

    仁山倒是丝毫不掩饰,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他是非常有分寸的,事实上,如果这个世代,多几个仁山这样的实干家,或许未必会演变成乱世,而且,还是这样尴尬的乱世。

    “合并军队,是大势所趋,结盟合力也是上策。”

    “只是...”

    徐行皱了皱眉头,支支吾吾道。

    “有些事...”

    徐行从仁山的言语之中,已经确认了仁山的目的,他是要合并军队,趁着齐鲁在和晋城激战的时候,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如果出师不利,没有能够拿下齐鲁,那么至少可以缓和多方势力,彼此制衡。

    乱世,不仅仅只是比拼硬实力,现实情况,往往都是处处受制,吴越大地,虽然东面是海,何难参与中原地带的纷争,但是如果真的合二为一,那么吴越一方,就只需要留意来自西大门的敌人,至于北大门,南大门,敌人来进攻,就要饶很远的路。

    只要是有一点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路程,战线,补给线,都是追求持久力,后续资源跟不上,就是一切免谈。

    当然,这个想法,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想法,毕竟,从本质上来说,徐行和仁山,依然还是各怀鬼胎,各取所需的。

    “徐行兄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我能够满足,一定满足。”

    徐行绕了半天的弯子,就是在等仁山的这句话,之前的所谓,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只是投放出来的诱饵,或者说,话口,徐行的真正目的,还是仁山所拥有的扬州鼎。

    “仁山先生,这里人多眼杂,我...”

    这句话,是徐行在仁山面前,第一次说的那么直接,纵然在场众人,除了司马隼,就是一些伺候仁山的杂役,奴仆,徐行也依然不放心。

    “对对对,徐行兄弟说的有道理。”

    “来来来,跟我来。”

    仁山见状,只觉得合并军队的事,已经是水到渠成了,高兴的站起身来,就算接下来徐行要和他讨论,扬州鼎的事,他也丝毫不介意,毕竟,盟友之间,就是要有福同享。

    徐行跟着仁山,来到了一个小房间,看周围的装饰摆放,可能是仁山的书房,不过,这个所谓书房,似乎和传统意义上的书房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除了书桌,文房四宝以外,墙边居然还有武器架,上面放着刀枪剑戟等常见武器,书架上,摆放着的,也都是和军事相关的兵书。

    “仁山先生,果然是武人风范啊。”

    徐行感叹道。

    事实上,对于这种放一堆书的人,他一般都是非常鄙视的,毕竟,他无法确认,这一堆书,是装饰品,还是日用品,所以,就姑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都是装饰品。

    “不敢当,这些都只是小儿科罢了。”

    “来来来,我给你看看重头戏。”

    话音刚落,仁山按动了武器架后面的一处机关,这个机关,和墙壁契合在一起,不仔细观察,还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机关启动,书桌旁的地面顿时间,凹陷了下去,逐渐出现了一个地道。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