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李天福在村里算是小有名气的人物,地位和影响虽比不过张存顺,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老板。加上他走过的地方多,见过的事情多,还有为人和善待人热情,在村民当中也有比较好的名声和地位。

    他的入股参与,一下引来了众人注意。前来帮忙的村民有种特别奇怪的感觉,倒不像是秦如海和李二根请他们过来,而像李天福自家建大棚一样。

    十多人吃过早饭就开始分头行动了。

    李二根和李天福带人去了地里。秦如海骑车带刘萍往镇里赶去。家里只剩下余秀梅和贾春华了。

    刘萍有些担心,怕秦如海一时脑热忘了母亲忠告,犹豫一阵才说:“秦大哥,你还记得我妈说过什么吗?”

    秦如海猜不透她的心思,追问道:“刘萍,你指哪一句?”

    “李叔参与进来可以理解,但不能再接受其他人投资入股了,这事我妈早告诫提醒过你!”

    “呵呵,你说这句啊!我记得,当然记得,但李叔不是外人,在做生意方面他是内行,而我们只是门外汉,他有句话说的很对,我们出技术他想办法凑钱,痛快大干一场。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暂时不接受其他人的入股,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说,婶子的话我都记着呢,不敢忘记!李叔说的很对,八十平米的小地方确实跟别人大一些的菜园子一样,再说一年下去根本种不了几茬,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三百平半亩地的规模我看就够了,再不能随意扩大,有了他的加入,就算二狗他们想搞事也得掂量是谁投的资入的股,还有他人脉宽广,蔬菜销路问题也可以因他得福,咋说咋算都对我们没啥损失。”

    “呵呵,你记着就好,我还担心你忘了呢!”

    “咋会呢?婶子的话我都记在心上,每走一步就会仔细掂量,不敢再重蹈覆辙了。”

    “那就好,我妈对你说的,都是掏心掏肺的心里话,这边人不太懂没经验,不能因为他们热情激动,就忘乎所以。其实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担心你老实受别人欺骗。按理说你借李叔的那一万总归还是他的,这次又猛然投进去两万,一共三万,全都是他的,我怕到时候见到效益他会排挤打压你,到最后把你弄得啥事都做不了主。”

    “这个我还没想过,你说我该咋办呢?”

    “等大棚建起来,我拟一份合同或者协议,起一个名字,找工商税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成立一个蔬菜种植基地,你做法人代表,而他只是你的一个合作伙伴,定方向定决策的事必须得由你说了算。你可能以为这很遥远,但其实就在眼前。就像一个家庭,谁是当家人,这个必须得摆到桌面上弄清楚定下来,不能稀里糊涂让人夺了权成了打工的。上了规模,必须要以公司化模式运营,上有老板下有员工,还得有章程,等等,反正现在说了你也不懂,这件事由我来操作,你只管做你的。”

    “呵呵,我虽然不太懂这个,但也明白,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况且还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村里人,你妈也说过,小打小闹还行,但要想规模化发展就得按公司模式专业化运作,现在全都是他投进去的钱,等挣到钱,也要投进去一部分,至少要比他多一些,这样才有说话的权力。”

    “秦大哥你咋这么聪明呢?刚没说几句就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呵呵,是啊,按投入资金来说,现在他是老板,你只是名义上的技术指导,如果不趁早扭转过来,到时候恐怕大棚就不是你的了。你建大棚,在最近一段时间来说,可能是独一家,占尽了先机,在其他村民还未觉醒过来之前尽量把基地做大做强,等他们也开始纷纷效仿时候,我们再想别的出路,趁机把一部分压力和风险卸掉转移,这可能就是我们将来要走的路了。不管是分一杯羹给他们也好,还是把风险化解转移出去也罢,总之要做得与众不同,绝不能一拥而上。要做就做精品工程,始终要走在其他人前面,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一棵常青树。”

    “呵呵,有你在身边我就放心多了,能想到这么长远的事情,基本给我设想好了将来的努力方向,呵呵,真不愧是读过书的文化人,想的就是不一样。”

    “将来有条件你可以自学成才,等下我们买到电视和DVD,你就能从光盘上学到很多技术和经验,现学现用,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呢!”

    “嗯,我也是这样打算的。这段时间和干妈婶子做饭,一定会很辛苦,等忙过这段时间或许就能轻松一些了。”

    “我看也不一定,建好大棚,接着就是翻耕下种浇水施肥修剪锄草,等等,需要做的事还多着呢!你也要办手续联系销路,不会那么轻松的!”

    “唉,这么忙你能吃得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