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回到岗上村,村里有在街上走动的,看到赶着骡车回来的谢青山一行人,都询问攀谈,谢青山笑呵呵的边搭话边赶着车往家方向去。

    转过弯去,见家门前街上站着个带头巾的货郎,两个满满货物的担子放在身旁,身边围了几个大娘小媳妇,还有几个赖缠着奶奶母亲的小孩买玩意儿吃食的,正在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挑选货物。谢王氏林氏婆媳两个也在其中。

    谢志远谢志诚两个赶紧拉着谢萱跳下车,跑向货郎摊子。

    走到近前,那货郎的两个担子映入眼帘,谢萱不由得惊叹不已,只见两个担子上琳琅满目,各种家用小玩意一齐扑进眼中。

    吃的有饴糖、白糖、芝麻糖、山楂糖、各类蜜饯;玩的有毽子、空竹、陀螺、滚灯、弹弓、风筝、泥人、泥哨、拨浪鼓、风车、七巧板、孔明锁、九连环;头上带的有桃木梳子、篦子、黄杨木簪子、菜玉钗子、红的、黄的、紫的绒花绢花、乌银的一丈青银簪子、头发编的鬏髻、棕丝鬏髻、铁丝鬏髻、男子带的网巾、铁的乌银的网巾圈;用的有锡壶、注子、马扎、茶壶茶碗、牙刷子、各种针头线脑、绣花样子,各种尺头,毛青布、三梭布、细葛布、粗布,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不知该看哪样才好。

    谢萱看到谢王氏和林氏手中已经买了几根针和各色棉线,正在货摊上一个盒子里翻弄着一片片白色的木花,倒像木匠做活计时刨下来的刨花木屑一样。

    “姥姥、大妗,这不是木头刨花吗?这个还能卖?有啥用啊?”谢萱不由得问道。

    “傻妮子,这是榆木刨花,用来泡刨花水的。用个碗儿盛着,用水泡上一晚,梳头的时候沾一沾,就能把头发梳的油光水滑哩!”心直口快的邻居冯婶儿不等谢王氏回答,就笑着接口。

    “哦!我想起来了,以前姥姥桌上放一个小碗,里面的水黏糊糊的,我见姥姥梳头的时候就沾一下,原来是这个东西泡的啊!”谢萱恍然大悟,从小谢萱记忆里找出这个情景来。

    刨花水古称粘头树,是古代版的摩丝发胶定型剂。梳头时用梳子篦子沾上一点儿,或者用毛刷刷一点儿在头上,头发就会油光水滑、纹丝不乱,还能散发出淡淡的榆木清香,具有润发乌发的功效,是古代人民常用的一种天然绿色美发用品。

    货郎原本忙的不可开交,既要回答大嫂子小媳妇的问话,又要看着皮孩子们偷东西,看的谢萱也不由得心中佩服。

    货郎偷空听到谢萱几人说话,就赶忙拿出一块约有一尺来长、坚实、略微发黄的木料来,拍一拍那块木料,得意洋洋道:“俺这刨花是百年的老榆树刨出来的木花,只要用滚水一烫,胶立马就出来了!就是用凉水也用不着泡一夜,只需浸两个时辰,就能梳头抹头,保管头发油光水滑,一天下来也纹丝不乱,让您七老八十也不生白头发!”

    谢王氏和林氏看到丈夫和儿子们赶着骡车进了家门,心思早不在这儿了,急急问道:“给包五文钱的吧!”

    “好嘞!一文钱两片,五文钱十片!再多送您一片,您拿好了!”

    小贩利落的用木匠做工时的木刨子推了几下,一片片薄薄的卷成圆筒状的刨花便掉落在货摊旁。货郎仔细用麻绳捆好了一捆,递给林氏,热情的道:“大嫂,我这里还有刨花缸哩!瓷的,铜的都有,要不看看?”

    “下回,下回再看!当家人回来哩!”谢王氏和林氏就赶忙推辞,拿了东西急急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