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王承恩弓着腰,小心道:“想来……跟袁崇焕杀毛文龙有关吧。叛乱的都是毛帅的辽东旧部,想来是为毛帅报仇。”

    “这个袁蛮子,朕当初为何会相信他?真便宜他了。”崇祯恨恨道:“就算死了还给朕惹乱子。”

    崇祯全然忘了,当初袁崇焕说出“五年平辽”时,他是如何激动如何视袁崇焕为国之栋梁臣中股肱的。

    “山东叛乱,打着‘诛除奸邪’的旗号,好像是为毛帅报仇,其实是为了改善自身的处境。”王承恩偷看一眼崇祯,壮着胆子道:“山东诸位官员均排挤辽东旧部,尤以朱大典为甚。但有一位官员……应该可以说降叛军……”

    王承恩十分矛盾。

    太祖立下“太监不得干政”的石碑,王承恩万分赞成。明朝因为太监干政而酿成的大祸数不胜数。王振专权而导致的土木堡之变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王承恩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但他从不专权,事事听从皇上和大臣的意见。

    如今就山东局势向崇祯皇帝进言,一来看在徐学士(徐光启)的份上,二来王承恩实在不希望看到大明天下日益糜烂。山东局势若是能和平解决,有什么罪名王承恩也愿意承担。

    “哦?”崇祯有些意外,问道:“是哪位臣工?”

    “登莱巡抚孙元化。”王承恩说完,特意看了看崇祯的脸色。

    “登莱巡抚?”崇祯脸色不见怒意,少有的露出沉思。

    ………………

    山东叛军声势浩大,大有时机一到立刻席卷山东半岛之势。朱大典等朝廷官员龟缩在济南城中,明军同样不敢出城,只敢据城而守。

    更有消息称建奴已经再一次出兵劫掠大明,兵锋直指济南,前锋已经抵达德州,不日就会渡河,进犯济南府。

    山东大地更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有一着不慎就会变天之感。

    天崮山下刘家哇,朱顺明、彭玉林、彭沧浪、孙元化、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齐聚一堂,有说有笑,十分融洽。

    将山东大地弄得乱作一团的始作俑者,丝毫没有紧张之意,反倒十分惬意的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日晒。

    孙元化高兴道:“恩师(徐光启)来信,朝廷已经答应招降各位,老夫免去牢狱之灾,降职登州知府。诸位,该收场了。”

    对朱顺明、孔有德等人制造的山东紧张局势,孙元化丝毫不在意,更没有学究般指责他们。

    对孙元化这种务实型官员来说,只要事情能办成,管他是如何成事的。

    孔有德对年轻的朱顺明佩服万分。

    在此之前,孔有德从未听说过朱顺明这个名字,更加想象不到会有哪家的军队有如此彪悍的实力。

    孔有德同建奴交战无数次,深知建奴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论到阵势,建奴真的差明军太远。

    但朱顺明这支人数不多的军队,不仅单兵作战彪悍,而且技战术娴熟,阵势排列威势倍增。尤为恐怖的是长沙卫的水军有一种威力巨大的震天雷,能直接将敌人轰成碎片。

    从哪里冒出来的恐怖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