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坐观星象,察到此方生有异事,便赶至前来,一至此地果见妖气冲天,妖神降世,百姓何不受残害?”

    众村民一听这道士果然是个救世主降临,都跪在地上苦苦叩首求救不迭。

    这道士又是一扬拂尘向众村民讲明了原故。

    据道士说此地钟灵毓秀,洞天福地,千万年孕育出的灵气于百姓是福,也是祸,天地之灵养人,却更能吸引他物来此修炼,若引来凡妖尚不至于造成如此灾难,但依他所见来,此番在此为害的却乃是一条龙。

    众村民一听是神龙便个个面色有异起来。

    龙乃上古之神,从来受的都是人的敬仰,他们方才一再求道士除去岂非大不敬,更要触犯天怒?

    思及此众村民一时都只跪地垂首,也不向道士叩头了。

    道人见众人愚昧无知,十分痛心疾首,只见他一甩拂尘,向众人道,愚民蠢笨以至受害!此龙虽为神,却为祸一方,尔已倍尝苦楚,何以至此不觉醒?我以一己之身为尔除去此妖龙,不求尔等感恩戴德修祠立碑,但愿尔等能铭记此训,不忘我今日赴死之德。

    说完便留下自己的道号名字供众人铭记。

    众人自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地应允了。

    那道士掐指算算,又命众人先暂搬离此地,说自己三日后来斩龙。

    却说那道人于三日后又来到这龙吟镇,趁夜背着行囊独自进了山。

    当天晚上果然风雨大作,地震山摇,躲于百里外的村民捂在被子里就听见阵阵龙吟震人心魄,一时间空中炸响,雷电交加。

    不知过了几日天终于放睛,人们提着胆子出来看,就见远处那山上的一片祥云渐渐淡了。

    待防了几月,果见灾洪未来,自此那道人和龙一起消失,村民们又重建家园,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世界从此恢复了平静,为了铭记这一段故事,自此这天水镇便改名为龙吟镇。

    老迷糊头讲至此端起茶呷了一口,才道,“三爷是不是纳闷此故事与那矿图有何干系?”不等十三回答,他便接着道,“自然三爷肯定知道,如此能引龙而来的风水宝地必有大墓,不过……”

    他端着茶又呷了一口,放下才道,“据说那道人为民是假,为己是真,他以“为民除害”之名用了不知什么秘术占了那风水宝地,有说是为皇家选址,有说是为王候埋宝藏,后来传来传去就说那里有泼天大矿,自然,如此一方风水,埋几个大矿也是常事,不过,依我看,故事罢了,究竟谁知其中真假?”

    十三闻听,半晌不说话,忽然又道,“据你说来,这故事历经几百年,朝代也变更了三次,业内能人众多,竟无人去探过?”

    老迷糊头闻听一乐,“怎会没有?凡这一行,手眼通天的人也有几个,胆大包天的更是不少,只不过……”

    他沉吟片刻,“我那老师傅说,百年前曾经去那里的人众多,却统一都是有去无回,”他一抚胸喘了喘,“凡盗墓界的老人儿十有八九都知此传说,后来那些老人儿们都死的死绝的绝了,这段故事也就真成了故事,延至今日,连故事也没几个人知道了。”

    十三闻之默不做声,正待说话,只听那边一阵吵嚷,十三回头就见人群中一阵慌乱,爷们小子都争着往街西头儿挤,浑似等着抢钱似的。

    十三纳闷,却见人群中有个毛头小子边跑边兴奋地挥着臂喊,“那风韵犹存的俏寡妇又来花钱买故事了!哥儿几个往前冲啊!”又听旁边一个摊主边急急忙忙收摊边跟上队伍,指着挤在前头的那毛头小子道,“你个猴崽子!人家收故事你往前冲什么?你是图钱还是图人?”

    那毛头小子一听这话,边往前挤边抽空回喊道,“你个老奸商!你管你爷爷我!我又图钱又图人,管你哪根老筋疼?别是你那“话儿”不好使了,瞧着你小爷爷我火力壮眼气吧!”

    众人本是涌着走,一听那毛头小子高声臊摆那摊主的话都禁不住回头哄笑起来,那摊主见状一边口中骂着,一边急忙脱了鞋,抄起鞋底子就追着那毛头小子去了。

    十三坐在茶桌前分明听见这段荤话却装做充耳不闻。老迷糊头跟着人群笑了两声,便转过头来为十三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