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上沉迷享乐,朝政之事放手给内阁以及宦官,殿试那日他未出现,今个自然也不耐烦看三百名贡士的文章。

    一位王御史看了前方的李首辅一眼,先开了口,“陛下,臣瞧着夏津的文章不错,夏津会试时排在第十名,文章引据经典,言之有理。”

    皇上未出声,这时又有一官员拱手道:“皇上,臣翻看这些文章时,倒是觉得高宏这位贡士不错,文风华美,可见其底蕴修养,为人又聪颖,是会试的第八名。”

    李春言着一身宽敞的官袍,为了避嫌,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心里却笃定皇上会把状元之位给他的外甥。

    至于高庐,面色不显,仿佛一切听皇上的决断,可他亲自去西苑把皇上请回来,这个举动已经表明了他的想法。

    皇上敲了几下龙椅,未有抉择。

    他身边立着的宦官,凑过来,小声道:“陛下,夏津是李首辅的外甥,高宏是高大人的远房侄子。这两人一个第十名,一个第八名,前面还有几个比他们更优秀的。”

    皇上也很宠信身边的宦官,渐渐的,养大了这些宦官的心。方才说话的,便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来。

    内阁一直瞧不上这些宦官,称他们为奸佞下人、不男不女的下贱东西。

    王来自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内阁越发的壮大,今科的状元绝不可落到内阁那些人头上。

    皇上皱了皱眉,这可难办了!

    如今他愈发偏信高庐,高庐为人低调,甚是能揣摩他的心思,又写得一手好青词。

    可李春言才是内阁首辅,加上李春言颇有能力,许多地方都用得上他。

    如果把状元之位给了夏津,高庐势必不会满意。如果把状元之位给了高宏,那就是明晃晃打了内阁首辅的脸。

    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一个是首辅,一个是次辅,对于皇上而言,这两人需要互相牵制,又要面子上过得去,不可有龃龉。

    所以,不管选谁当状元,首要的是不能让李春言和高庐因此翻脸。

    皇上迟迟未出声,一位周大学士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臣倒是对有一篇文章留下了不浅的印象,还请皇上过目。”

    “殿试的题目是列举大晋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与现象,不少人提到了人才、军队、官僚**等方面的问题,可那位阮贡士倒是把宗室问题放在了第一位。”

    “哦?”皇上来了兴致,“拿过来让朕看一看。”

    外敌对大晋虎视眈眈,内部也有不少问题,宦官兴风作浪,官僚**,军队松驰、还有海上贸易的禁止等等。

    与这些问题相比,宗室问题显得不足轻重,不过是皇亲国戚奢靡享乐、利用权势欺人罢了,不是什么大问题。

    却有贡士在殿试的时候,把宗室问题放在第一位,着实稀奇。

    天下大定已久,皇上近年来不理朝政,可他早年也算是一个明君,看着手里的文章,皇上面上的神色渐渐认真起来。

    文风朴实,引人入胜,不是那等华而不实的文章。

    文章里自是也提到了其他几个现象,皇上重点看阅的是宗室这一部分。

    文章言宗室占据了大半的土地,百姓利益受损,长此以往,百姓只能沦为佃户,腹不裹食,形成恶行循环。

    需控制宗室私下谋财获利、强占土地,民以食为天,百姓有了土地,才能保证一国安稳。

    皇上顺着文章看下去,不知不觉间看到了最后。

    他扬了扬手里的文章,笑道:“有些意思。”

    贡士还未有功名,很少有人敢提到宗室问题,可这个年轻人,却有这份胆魄。

    皇上是天子,他可以尽情享乐,然他对那些宗室摆的排场,早就有所不满,有些皇亲的行为太过了些。

    从皇上口中听到有些意思这四个字,下面的官员神色各异。

    “阮亭?”皇上看着文章左侧的署名,“这个名字倒是眼熟。”

    周大学士解释道:“皇上,阮亭曾在宣平侯府待过,是陆侯爷的养子,彼时的名字叫作陆亭。往年的除夕夜,他跟着陆侯爷进过宫,向皇上敬过酒。阮亭不仅是会元,乡试与院试时,也是第一名。”

    他是朝中清流,不依从内阁,也不与宦官交好,不会给李春言和高庐面子。在他看来,选拔状元,自然要选最拔尖的那一个。

    “陆德正的养子?”皇上思忖片刻,“朕想起来了,那个孩子看着就是个有为的郎君,没想到他回去泰和县的这几年,竟然成了会元!当真是年少有为!”

    李春言了解皇上,皇上能说这句话,看来对阮亭很是满意。他稍稍扭头,冲身后的王御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站出来阻拦。

    王御史得到授意,上前一步,“皇上,阮亭做的文章确实出色,可微臣听说,他在来泰和县之前,与家中母亲断绝了母子关系,被赶出了阮家。”

    “选出来的状元不仅要看学识,更要有孝心。阮亭年纪轻轻,便抛弃了老母,难当我大晋的状元。”

    “还有这样一回事儿?”皇上脸上的笑意淡下来,把手里拿着的文章也放了下来。

    不孝之人,自是不可成为状元。

    太和门这里一时间安静下来,王御史是李首辅那一派的人,阮亭虽是陆侯爷的养子,可早在三年前就回到了泰和县,在场的诸位大臣何必冒着得罪李首辅的风险为他说些好话?

    有了王御史这的一番话,阮亭就要与状元失之交臂了。

    李春言面露几分得意,只要打消皇上钦定阮亭为状元的念头,那他的外甥就有很大的希望。

    站在第二排的杨清和,打破寂静,上前一步,陡然出了声,“皇上,王御史提到阮亭与家中母亲断绝母子关系,为何王御史一口咬定阮亭乃不孝之人?王御史可亲自派人去到泰和县探查此事了?”

    王御史没有想到杨清和会插手这件事,“这…下官自是不曾派人去探查,然不管发生何事,为人子,皆不可与生母断绝关系,这是人之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