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出生在泗水郡的丰县,在沛县作亭长。

    宋道理此行的目的就是沛县,找到刘邦,然后死死抱住这个大腿。

    想要找到刘邦就得知道他在哪儿。

    从时间段上分析,刘邦现在要么是在继续当亭长,要么也和宋道理一样押送戍卒戍边去了。

    《高祖本纪》译文版宋道理还是看过的,里面说刘邦曾今押送戍卒戍边,后来因为逃亡的人太多,索性破罐子破摔把人全放了,自己带着一帮愿意跟着自己的人躲在了芒砀山。

    后来秦末大乱,刘邦回到沛县才响应局势起兵造反。

    这样一来,现在的刘邦很大可能性是藏身在芒砀山了。

    离开六县已经一日,这一日,宋道理可一直都没有闲着。

    在吴绫屋内休息的那一晚,宋道理被突然到来的吴臣弄得说不着觉,只好去翻翻书架上的书,找本催眠效果和英语书一样的,结果却无意间发现了四本用丝薄编制而成的厚厚的《秦末生存宝典》。

    秦末肯定是没有这种书的,那这书估计就是吴绫自己整理的了。

    没想到这小子为了适应秦末生活还真下了苦功夫,宋道理大略翻了一下,里面一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是《生活篇》,是四篇里面最短的,吴绫只是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一些大秦生活的见闻常态和注意事项。

    第二篇是《法律篇》,这篇全是秦朝的法律条文,一条接一条,而且估计吴绫自己也只是抄了一遍,里面几乎全是法律条文原文,少有几个注释,看样子这条文连吴绫都没看懂,那更别说自己了。

    第三篇是《文字篇》,这简直是整本书的精髓,里面收录了隶书与其对应的简体字的写法,常用字一眼看上去像是全收录了,生僻字吴绫也给了注解,着实贴心。

    对于宋道理来说,当时在老刘头屋前丢人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果然不管在那个时代,认字学习才是永远的主题。

    最后一篇是《历史篇》,吴绫纪传体的方式给秦朝统一一直到西汉建立这一段时间出现的历史事件、人物都进行了阐述。可惜,估计是吴陵还没来得及写完,只写到陈胜吴广一起失败就结束了。

    四本都带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对于《生活篇》和《历史篇》,宋道理凭借着自己高超的看书速度,天亮前就看完了。至于《法律篇》,宋道理直接放弃了。

    因此宋道理只带走的只有第三篇——《文字篇》,还有一份吴绫自己画的秦朝行政地图。这份地图是按照现代地图的画法画的,北至匈奴、南至今日的海南岛,东至东海,西至楼兰,将大秦地图囊括其中。

    一路上,宋道理一直都在苦苦钻研着古文的说法,隶书的写法。也幸好,商队的领队在从商之前也是个读书人,宋道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他。

    经过宋道理了解,这商队好像还挺有来历。

    领队叫做季陶,巴郡人,这商队并不是他的,而是他家主人巴庆的。

    宋道理一开始还奇怪,自己看过了秦朝的地图,商队是去恒山郡的,也就是现代的河南那一片,巴郡是在四川,为什么商队还有绕个远路先去安徽那一片的九江郡,然后才去恒山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