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造反谋逆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其中最麻烦的两点就在于名义和军心。

    若是师出无名,在极为注重血脉传承的大商如何能获得天下民心?如果随便就下了个命令让士卒们对往日的同僚举起屠刀,那么士气也必然涣散。

    诚侯本身是商王文丁的大儿子,又是在有了崔平这个人证的前提下,举着践行遗旨的名号要扶持子受的幼弟上位,这名义倒勉强是赚足了。

    而当人群因为某件大事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本就不够稳定的情绪总是很容易被挑动。

    在满是热血男儿的军伍之中,则更是常见。

    被诚侯倒打一耙,恶意诬陷的比干表情没什么变化,或许这一切早在他前来朝歌城的路途中就已经想好。

    他看着城下群情激愤的士卒,与刚才那几个明显是诚侯提前安排好了用来挑起士卒愤怒的心腹,心中只是觉得有些疲倦。

    呼喊声逐渐变大,呼啸的西风非但没有冷却将士们心头的热血,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怒火。

    “为陛下报仇,诛杀恶贼比干!”

    “为陛下报仇,诛杀恶贼比干!”

    “为陛下报仇,诛杀恶贼比干!”

    ……

    声音渐成山呼海啸之势,就连城内的虎贲禁军,看向比干的目光都有些动摇。

    比干有些失落,自己受陛下所托,监国勤政,不敢丝毫懈怠,不知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少心力,结果就这样被贼喊捉贼,诬作了陷害子受的人物。

    陛下啊,你如今身在何方呢?

    以你的实力与天赋,就算是遇到那种妖物,打不过总是能脱身走掉的。

    有句话巫先生常挂在嘴边,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你这么敬重巫先生,当然不会如崔平所言明知打不过还带着一帮人一起送死。

    可是你究竟在哪儿呢?

    比干在这时无比想念子受。

    激烈的怒吼声如同黄钟大吕,声声撞击着比干的心扉,黄衮早已怒火中烧,恨不得拿起身边亲兵背负的长弓一箭射死诚侯,但是他知道情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自己绝不能轻动,所以一直在等着亚相的指示。

    黄衮自然不会相信诚侯的那些屁话,原因非常简单,只是黄衮对陛下以及自己的儿子有着极强的信心罢了。

    陛下怎么会出事,飞虎又怎么会死?

    陛下无往而不胜,所以就算如诚侯所说,东夷有着一条八个头的玄仙境大蛇,陛下也定然能够化险为夷。

    可是正遭受无端陷害的亚相半天没有说话,他此刻居然……在走神?

    黄衮以为是亚相的心神受到冲击,毕竟比干在他看来也只是个年轻人,遇到这样的事手足无措很正常,他哪知道比干只是有些累,并且想到了远在天边的子受罢了。

    “咳咳……”黄衮手握成拳轻轻咳了咳,把亚相的思绪拉回眼前,然后开口对比干说道:

    “城外大军如何处置,还请亚相定夺。”

    “既然事情有变,那么子受或亲自回朝歌,或安排人前来解决困局,我们要做的只是等。”

    “等?那外面这些人……”

    “反正他们也攻不进来,便在外面多喝几日西北风吧。”

    比干嘲讽地说。

    黄衮会心一笑,毕竟是亚相陛下,一眼就看穿了这件事的根本。

    朝歌城是天下第一雄城,朱凰大阵在前些年更是被陛下以及巫先生一齐修缮过,威力不知提高了多少,就算你有士卒五十万,也未必能拿这座大阵有什么办法。

    光是高耸坚固的城墙与朱凰大阵就够你们喝一壶了,更别说我城内还有禁军十万。

    大商军伍之中,禁军历来是战力第一,只有四方军伍中最精锐的士卒才有资格参与选拔,然后才能被挑选进入虎贲军。

    伏渊阁早对各个诸侯能养得起的私军做出了评估,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就算诚侯与东夷人勾结,城外真正属于诚侯的私军也绝对不超过十万的数目。

    毕竟东夷本国才养得起十万人的军伍,又哪儿能帮他建立超过十万人的队伍呢。

    既然如此,那么城外这些分属于十八路诸侯的士卒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指挥起来也不可能得心应手,更不会如虎贲军一般如臂指使。

    况且哪怕你十八路诸侯中猛将如云,我黄衮也不是吃素的!

    黄衮冷冷想着,如果是拉到平原上与他们一战,在我亲自指挥之下,我手中十万禁军至少能四十万诚侯的杂牌军部属。

    毕竟在大商五百年历史之中,只有是黄衮第一个以平民入伍,跻身大商寥寥几位实权将军之人!

    可谓开大商五百载之先河!

    就算是骠骑将军姚皋都算是黄衮的后辈,也正是有了黄衮这个例子在先,姚皋才能以不惑之龄手握十万甲士坐镇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