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本宫已经向父皇请旨,前往祜州。”楚铮看了看霍思锦,“你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与本宫同去。”

    看来楚铮已然下定决心,霍思锦也就不再多言了。

    更遑论,楚铮此举,利在百姓,霍思锦无论是站在普通百姓,还是东宫长史的角度看,她欣赏并且赞同楚铮的做法。

    爱民如子,善待百姓,这才是一国储君该有的美好品质,若是一味地只知道争权夺势,这样的人若是做了皇帝,也不是贤明的君主。

    霍思锦点了点头,“殿下放心,长锦会提前做好准备的。”

    身为谋士,她会为他出谋划策,制定好妥善解决桃花汛的计划。

    此时,霍思锦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了。前世楚黎能做好桃花汛的善后之事,实则是她的功劳,因而对于桃花汛之事,她也知道不少,要在短暂时间内制定好整个计划,也不是难事。

    只是现在时间紧迫,还有边关的额外因素,要要保证计划能顺利实施,这一点尤为重要。

    思及此,霍思锦向楚铮进言:“殿下,边关恐有变故,长锦以为殿下当多加留意。”

    若无意外,很快边关告急的消息就会传到京城了。

    ……

    霍思锦的话,楚铮倒是听进去了,霍思锦刚离开东宫,楚铮就叫来郑长冬:“近来边关可有消息?”

    “一切如常,暂时没有异常。”郑长冬回答。

    楚铮若有所思,“北凉和西戎一直虎视眈眈,桃花汛一来,只怕他们会觉得是个可乘之机,立刻传信给骆正卿,叫他务必多加留心。”

    桃花汛一来,对南楚影响不小,这个时候敌国想趁火打劫也未可知。

    然而,事实上,楚铮的消息刚送出去,翌日皇帝就收到了,边关告急的八百里急报。

    御书房

    “铮儿,桃花汛的事情先放一放,边关告急,朕希望你去一趟边关。”皇帝一面说着,一面将奏报递与楚铮。

    楚铮接过奏报,快速地扫过,眉心不禁微蹙,奏报上写着,北凉和西戎整顿兵马,似乎有南侵之兆。

    与霍思锦所说一般无二……

    “铮儿,你是太子,本该就在朝中,帮着朕处理政务,只是边关告急,只有你去,朕才放心。”

    皇帝语重心长地说道,“铮儿,所有的皇子中,只有你亲自上过战场,又熟悉边关战事,朕只相信你。”

    元璟皇后死后不久,楚铮就去了边关历练,去年方才返京,可以说楚铮其实是在边关长大的。旁的皇子,如三皇子楚黎,五皇子楚恒,他们虽然也曾去过军营中历练,但都不过是形式,并未真正上过战场。

    “父皇,儿臣以为内忧外患都是要紧事,一样也不能忽视。”

    楚铮墨色的眸子看向皇帝,正色说道,“骆家军世代镇守麟、夏两州,有他们在,西戎休想踏过明澜江半步,还请父皇放心。”

    “骆家军的确骁勇善战,若非如此,朕当初也不会让你去骆家军营历练。”皇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麟、夏州地处西戎和南楚的交界处,正是因为骆氏一族的存在,多年来西戎从未越过明澜江,踏进南楚的土地。

    骆家这支军队,不仅骁勇,更重要的是皇帝放心。

    骆氏一族镇守麟、夏两州多年,西戎屡屡败于骆家军,死在骆家军手里的西戎将士无数,因而骆氏一族和西戎之间隔着血海深仇,皇帝也从不担心骆氏一族会出卖南楚。

    “但是朕担心北凉……”皇帝眉头紧皱。

    南楚毕竟只有一个骆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