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继续!”柳高工鼓励道。

    “山杏耐旱,耐瘠薄,也比较耐寒,在山头成活没有问题。只是生长要慢一些,再就是长不大,很大可能会成长小老头树,主要就是风太大。以前也栽植过,现在还保存了一些,全部都是小老头树。每年也开花,但是花期相对比较短,还是因为风大,再就是冷,花刚开就被吹落或是冻掉了。”龙浩分析着。

    “你的意思?”

    “乔木栽植,灌木管理。”

    “具体?”

    “栽植后截干,而且要低。也可以先埋土,明年发芽前截干。控制树木高度,尽可能的避免树大招风,也尽可能的延长花期。”

    “一旦全部成活,到了春天,山头上依然花开一片,老远就能看见。这样一来,这座山头就会成为一道风景线,既有烂漫的杏花,还有古老的烽火墩,而且还是黄土高原的分界线,完全可以打造成为旅游景点。“柳高工补充道。

    “不愧是高工,站得高看得远。是的,完全可以成为景点,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是进入咱村的门面。鱼鳞坑挖的及时,墒情还不错,成活应该没啥问题。就怕明年夏天大旱,山头又这么高,那样就麻烦了。“龙浩有些担忧。

    “你提的建议非常好。我没让截干,栽植后埋土,明年春天放开后再根据情况看。刚才听你一说,也坚定了我的信心,乔木栽植,灌木管理,这样几方面效益都有了。大旱肯定会有,十年九旱是咱这的特点,没有旱情才是不正常。我们有相应的方案,准备了一些资金,只是得麻烦老乡,到时候担水上山。没办法,太高了,啥车都上不来。”

    “这没问题,只要有资金,有水源,老百姓有的是力气。”

    “那就好,资金和水源局里想办法,出人出力就得靠村上了。”

    “都是受苦人,还怕出力?只要有水,不给钱老百姓也能把水背上山,要是再给点钱,那就更没问题了。”许支书走了过来。

    “许支书,快请坐。”柳高工赶紧站了起来。

    “表叔,咋半天没见您啊?”龙浩也爬了起来。

    “我在那边看着。几个娃娃偷懒,被我骂了一顿,让他们滚蛋。这几个娃不敢走,缠了我半天,保证会好好干,我这才饶了他们。”许支书掏出烟锅,挖了一锅烟。

    “那是您仁慈,要是我早踢上了,求饶也不行。”龙浩笑着给许支书点烟。

    “中午了,一起吃饭。”柳高工从包里拿出两个馒头,还有一包榨菜。

    “柳高工,您这点馒头,还不够我塞牙的。哎,你们几个都带啥干粮了?贡献出来,大家一起享受。”龙浩喊道。

    东子几人停下栽树,拿着挎包走了上来。他们有月饼,有煮鸡蛋,也有榨菜,还有面包。

    昨晚回去时,几个人拐进了苦水镇。正好有个小卖部进了一批面包,几个人全买了下来,作为造林的干粮。

    月饼是新烙的。中秋节东子老娘做了好多大月饼,把王景会几人吃的直流口水。造林开始时,王景会几人央求大娘再做几个大月饼。东子老娘实在拗不过,连夜做了些大月饼,让每人都带了半块。

    这么多好吃的,柳高工的馒头就黯然失色了。她还没反应过来,馒头不见了,连榨菜也没了。二两的馒头,对高成虎和李文虎这些汉子也就两三口的事情,连牙缝都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