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他说临终前,想再见你一面。”

    “世间事,皆是因果。”商陆解释道,“我那时候年少,恃才傲物,总以为能搅弄风云,黎国兵败时,拉了它一把,到头来,这账还是给我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年是师尊救了黎国?”

    算是吧。

    回想起那晚黎国外临敌,内生乱。

    玉阶染血,火光冲天,黎国王宫里尸首遍地,哀号响彻每一座殿宇,火烧东西殿,声震南北楼。马踏阿监腰,枪挑青娥肩。滚滚黑烟罩金銮,斑斑红血洒殿前。大火持续了三日之久,刀剑声声不断,上吊的,自尽的,服毒的,该死的,不该死的,全死了,宫外四月时节,宫内人间炼狱。

    等到邵恒率兵攻破城门赶来救驾已是晚矣。

    黎国王宫里无一人生还。

    邵垣独自进殿,血腥浓得令人作呕,满地残尸断臂,分不清谁是谁的。那大殿中央挂在白绫上的,是黎王。

    满目疮痍看得邵恒痛心疾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黎王不再,黎国何存?身后八万兵马又该何去何从。

    商陆像个局外人一般,一步一步踏着玉阶而上,好似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那时候本来打算直接走的,可想起来黎王待他不错,故而又亲自去给尸体道了个别。

    自然也就碰到了跪在殿门口的邵恒。

    “邵将军不走吗?”商陆凝视跪在大殿中央的人,“魏国军队可就要到了。”

    邵恒听到有人说话,猛地回头,便看到商陆站在傍晚的霞光里,见到这么悲惨的场面还能这般冷静,不像世间人。

    于是他警惕开口:“先生居然还活着。”

    “活着。”商陆也不怕他,面对邵恒探究的眼神直视回去,“前几日去丹山会友,躲过此劫。”

    邵恒扭过头去不再看他,脊背直挺,双手握拳,硬气道:“来便来,我邵恒,生是黎国人,死是黎国魂,甘愿为黎国战死!”

    商陆垂眸看着跪在地上的人,又扫了眼殿前陈列的血尸,轻声道:“可是你没有再战的理由。”

    闻言,邵恒脸色愈发暗沉,垂在身侧的红拳捏紧,忽而俯首,“砰”的一声响,面朝王位,头磕在地上,“王室覆灭,邵恒死罪!本应自刎于殿前以示王恩,然王威煌煌,不容魏人染指。”

    商陆挑眉,看来是宁死不降了。闲散踱步出去,商陆站在高台上借着半缕余晖,注视下面疲惫不堪的数万士卒,不知他们清不清楚,这里过不了多久,又会是一片血海。

    邵恒突然又爬起身走出来,迎风站于高台之上,声动响彻九霄,高声对十万将士喊道:“今黎国国难,乃为我黎国之耻,黎国万民之耻,无论何种结果,我身为黎国臣子,誓死不降。可我知道,你们都有妻儿家室,想要活命的,大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

    高台下静默无声,等了片刻,八万将士无一人后退。

    那一刻,商陆对身边这个男人多了几分敬佩。

    能使卒愿为其死,乃称上将军;

    能使臣愿为其死,乃称贤君;

    能使民愿为其死,乃称上国。

    他本不愿插手此事,总觉得是在逆天而行,可如今他身在黎国,恰逢其国难之时,或许,这也是黎国的机缘。

    商陆扫过底下士卒,突然生了恻隐之心,变了念头。转身对邵恒作揖道:“商某不才,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邵恒闻言,虽目露不屑,一开始也没出口讥讽,只劝道:“先生说笑了,你既不是黎国子民,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若我说,我能助你退魏军呢?”商陆挑眉看他。

    邵恒大笑:“你?一介书生,舞弄些文墨讨巧些贵人罢了,怎么助我?你别忘了,魏军此行可有二十五万。”

    而黎国,仅存八万苟延残喘。

    商陆卸下包裹,提出佩剑,朗声开口:“我有孤鸿一把,可助将军破敌!”

    火光中的男子面庞略显稚嫩,表情却是坚定异常,目光炯炯,毫无惧意。

    当时的邵恒并未放在心上,商陆执意不肯走,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然而,当魏军兵临城下时,一袭青衫的男子执剑于皇城上坠落,好似仙人入凡间,进敌阵,一剑破百人,气动山河,轰动海宇。

    血海翻涌,天光欲碎,身如鬼魅破甲胄,脚踏□□冷光挥。剑声惊万马,孤身乱千人。身姿矫健好似鱼入水,脱身而出已是过龙门。

    那一刻,那人清光剑影却似明日黎国之朝阳,黎国众将皆翘首而望,眼眸中色彩翻涌。

    鏖战于王城,厮杀于长夜,他们知道,已无退路,再退便是亡国灭种,奋力一搏只因血海中的那个年轻人又给了黎国延续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