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前一日傍晚,京郊。

    此次派去随州的钦差大臣是朱学士的门生王由之,这是他头一次做钦差大臣,可是要好好表现,既不能给朱学士丢脸,也要给自己争口气,若能把随州瘟疫一事妥善处理,回朝复命之日就是他晋升加官之时。

    他正在马上乐呵呵地想着,突然前方树上跳下来七八个蒙面大汉,领头的开了一箭,直接把王由之从马上射了下来,后方又涌上来十几个拿着刀的蒙面人,王由之一下子就吓傻了,这是有土匪来抢银子了!

    双方打斗一片,护卫的十几个官兵纷纷倒地,哀痛不已。匪徒们斩断绳子,打开箱子,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狂笑不止,拉起马车子便跑了。

    王由之见状简直欲哭无泪,大喊大叫地把倒地的官兵拽起来,准备去追银子,突然有一个蒙面人又回来了,二话不说竟以非常快的速度将官兵逐一割喉。

    他持一利刃咄咄逼人地走向王由之,王由之瘫在地上额头全是汗地往后挪动,嘴里结结巴巴地道:“好……好汉……饶命……绕绕绕绕……饶命……”

    “嗖——”

    蒙面黑衣之人抬起利刃大力往下,王由之当即紧闭了双眼,还想什么功名利禄!今天就要交待在这里了!却突然听到蒙面黑衣人说话的声音:“记住,我是虎头山虎筹,以后京郊的事,我说了算。”

    说罢,扬长而去,王由之微微睁开了眼睛,却发现四周早已空无一人,连此人离去的身影都望不见了。当即屁滚尿流地滚回了衙门,进宫奏报去了。

    去皇宫的路上,展清羽快速从岑一口中得知了银子被抢的经过。

    随州瘟疫事发突然,一日之间就有上百名百姓感染,且症状与往期不同,仍呈大肆蔓延之势。消息三百里加急到御前时,已经有一千余百姓病倒了。

    昨日崇武帝和内阁大臣商议后,最终敲定从户部支出二十万辆白银,太医院派两位太医去前线问诊,当晚就出发。另从各地征收一百万石粮食运往随州,救助灾民。

    谁料,赈灾银从户部运出没一会儿,就遇到了悍匪,悍匪头子虎筹不仅抬走了二十万两赈灾银,还把押送的护卫全部杀害,只留下了钦差的性命。

    “他们好大的胆子!敢跟官府作对,给朕查!”

    展清羽和岑一快步走进神仙宫,刚一进去就听到崇武帝怒吼的声音。事发紧急,崇武帝连龙袍都没换,披上常服便来问话了。

    跪在左边的正是回来报信的钦差大臣王由之,先是被悍匪残暴的手段吓坏了,现在又被龙威震慑得头都不敢抬了;跪在右边的是户部尚书徐茂,汇报完情况后也紧张得未再发一言。

    展重山站在一侧,听候陛下差遣,一早得令后,他便先一步来了宫里。

    “清羽,岑一。”

    “臣在!”二人异口同声。

    “清羽主办,岑一协助,朕命你们即日起就去查探虎头山虎筹等悍匪,速速将他们缉拿归案!”

    天子脚下,敢如此猖狂地杀官兵、抢官银,还偏留下了一个钦差大臣回来回述细节,挑衅朝廷之心昭然若揭。救急的官银被盗本就生气,君威更不容人如此戏弄。

    “臣,领旨。”

    出了神仙宫,展重山提醒展清羽瞬移黑衣人一事近期暂未有异动,可以先放放。“赈灾银”一案为当下头等要事,一定要尽快将匪徒捉拿归案,追回赈灾银。

    展清羽和岑一出宫后火速带了一批官兵奔向了京郊虎头山。

    自齐王朝开国以来,朝廷一直对京城四周的安危看得很严,之前的土匪早在开国前五年的时候都被消灭干净了,偶尔有三几个小盗贼,但都掀不起什么大浪,官府也就没放在心上,至于悍匪可是连续十七年都未有过。

    虎筹原本不是久居在京郊的土匪,他们自西南一路而来,掠夺成性,颇有实力,行至虎头山,因着和当家人一个姓,且挨着京城富庶之地,便在此安营扎寨起来。

    从前也犯过事,但无非是掠夺过往的商客,有的商客自认倒霉不想惹事便不了了之,有的会专去衙门告状,接案的官员就正常查案处理,但因不涉人命,且悍匪非常狡猾,追查几次大多也都没有下文了。

    但这劫官家银,杀官家兵还是头一遭。

    官兵将虎头寨紧紧围住,在各个关口点,都安插了人手,以防一会打起来有人逃窜。虎头寨见突然有官兵围剿过来,便也集结了人马在寨子口防御。

    “师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岑一看着展清羽手里拿着一个纸筒子,不知道要做什么。

    “看好了!”展清羽举起喇叭造型的纸筒,冲着虎头山寨子口大声喊道,“里面的人给我听着!你们已经被我包围了!速速交出二十万两官银,念你们是初犯,朝廷不会重罚你们的!”

    这套小词她可再清楚不过了,警察抓人的时候都是这么说的。

    “哎哟,师妹你哪学来的,声音可真大!”关键时候岑一还不忘逗趣儿。

    “呵呵呵!朝廷居然派了个女娃娃来管事儿!”开口嘲笑的是虎头寨二当家虎二,只见他又高又肥,扛着一把铁环大刀不屑地看着展清羽。

    “女娃娃怎么啦?”展清羽也不甘示弱,“一会女娃娃就能把你打得满地找牙!”

    “二哥,这女的据说是京城第一女捕头,我们还是小心点为好。”一个瘦瘦的喽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