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听说了吗?我们县那个最穷的村子发大财了。”

    “哪个?大河村?”

    “哎,我听说了,有人看见他们一整村的人到镇上采买呢,家家户户买了肉和酒,人人手上抱着新布料,拎着大母鸡,整整两牛车的粮食往村里头运。”

    “真的假的?”

    “嗐!那肯定是假的,哪有庄稼户还得买粮食的,村尾卖了孩子的那个李家,不就有个女儿在大河村那里,要是发了财怎么不见她来接济一下?”一个高痩的妇人捧着一盘衣服来到河边,寻了个好位置就加入了闲聊:“村长说了,今年不会逼我们借钱给李家,由着他们被官府抓去做劳役算了。”

    旁边的妇人听了立刻说道:“那敢情好,那一家子连地都种不来,哪有能力还钱,再拿那卖孩子的钱来还我,我也不愿要的。”

    “是啊,也不是不想帮,可我们家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自个儿都养不活,怎么养他们一家子……”

    村里的妇人在河边洗衣时唠嗑是很寻常的事,说着说着就开始说起各自家中的琐碎事,什么婆婆不好相处,孩子太顽皮之类的,大河村发了大财的事很快就没人在意了。

    这头正聊得火热,忽然一个几岁大的娃娃在远处喊他兄弟:“哥哥快来,有个大娘来村里探亲,给派胡麻饼。”

    附近的孩子一听,不管手上正拿着什么玩,这时全都丢下了,一拥而上,问那娃娃是哪家给派胡麻饼。

    这年头的胡麻饼不算什么稀罕物。

    通常胡麻榨了清油之后,剩下的胡麻渣子人们都会拿回去炒熟,撒一些在面糊糊上,薄薄的烘一层饼来,香香脆脆的做个零嘴。

    只是粮食本来就是省着吃的,零嘴就更不可能多了,听说有吃的,孩子们都高兴得不行,吆喝着把村里的伙伴都给叫上了。

    “这小子,一听见有吃的就跑得没影,不行,我得去看着些,没得让他失了礼数冲撞了人。”一个妇人抱起手中那盘洗净了的衣服就赶了过去。

    看着自家孩子是假,八卦下是谁家来了亲戚是真。

    剩下那些妇人哪儿还有心思闲聊,三两下仓促地把手中的衣服洗完,就匆匆赶去凑热闹了。

    李家门前围着一堆的孩子,一人拿了一个饼就跑开了,也没说要多拿的,仅在旁边一边吃着饼,一边瞧着牛车上的东西。

    何婶儿刚给孩子派完了饼,李大叔就开了门。

    上回何婶儿给的布匹他拿去卖了,换了几匹粗麻布,现在总算是有身衣服穿。他瞧见外头站着妹妹,顿时又急又气:“你怎么又过来了,不用给娘家送东西来,照顾好你夫家才是。”

    知道哥哥怕她在夫家日子不好过,何婶儿鼻子一酸,指了指在牛车旁正卸货的男人道:“我男人说快过年了,与我一道回娘家瞧瞧。”

    李大叔顺着妹妹指的方向看过去,何大叔正捧了一袋麦子走来,朝他点了点头,喊了一声大哥。

    “哎,妹夫也来了。”李大叔惊喜得不行,转头就朝屋里大喊:“娘,娘你快出来迎迎,妹夫带着妹妹回来看你了。”

    李氏被几个孩子从屋中扶了出来,瞧见了人,眼睛就忍不住冒出了泪:“哎哟,来了啊,女婿来了啊,好呀好呀,真好。”

    何大叔不禁有些愧疚。

    得知媳妇寻到娘家人后,他也不曾来看望过,在媳妇说要接济娘家时,他不但不让,还打了媳妇,没想到岳母见着了他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连声说好。

    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歉意,说:“请岳母和大哥原谅我,往日我们家就我一个劳力,我娘为了省口粮,一天就吃两碗稀粥,实在是没能力给你们帮忙。”

    “我知道,我知道。”李氏含泪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们家也是难,不怪你的,就只求你能待我女儿好,有她一顿饭吃就行。”

    何大叔低头应着,何婶儿忙扶着她娘,对李大叔说道:“哥哥,我们送粮食过来了,你快帮忙把东西搬到屋里去。”

    李大叔这才发现,妹妹和妹夫这趟不是搭乘别人的车过来的,看着车上''这些粮食、布料之类的东西,他手都抖颤了:“怎地这么多?都是……都是给我们的?”

    “我前阵子做了些买卖,赚了一点钱,这些都是给你们的,今年好好过一个年吧。”何大叔自豪地说着,从车上又抬了一袋麦子下来,打开给李大叔看:“都是今年新收的粮食呢。”

    围在一边观看的邻居,看着羡慕的不行,顿时又想起外头的传言,小声讨论起来。

    有几个平日关系还算可以的,这时开口说道:“恭喜李大娘,有这么出息的女婿,总算是熬过来了。”

    “瞧瞧,还有好几斤肉呢,真是生了个好女儿,要是我那出嫁了的女儿也能帮衬我一些就好了。”

    “不仅有肉,还有几匹布呢,这色染得真好。”

    “我要是也有个女儿嫁的这般好,也就不用愁了……”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地赞着,何婶儿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她打开两袋豆子来,对前来打招呼的村长说道:“这两袋豆子麻烦村长帮忙分给村里的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权当表示一下感谢,谢谢大家对我娘家的照顾。”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一众人口中说着推辞的话,可白得的粮食没谁不心动的,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回屋拿碗去了。

    “都是一个村里头的,客气什么,能帮的肯定是要帮的。”村长也是高兴,掂量一下那袋豆子的重量,“听说你们大河村发财了,看来是真的?”

    何婶儿笑着应道:“是呢,我们……”

    “还不来帮忙搬东西?”何大叔一把将人拉过,警告地瞪了她一眼。

    何婶儿缩了缩脖子,尴尬地笑着朝村长说道:“就是做了点小买卖,也算不上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