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今天给你们上的室外课内容可记住了?”

    “记住了。”

    “那好,今天提前下课,你们都回去试试,记得明天早上带一碗过来给我尝尝。”

    宋云棠说罢,便敲响了旁边的铜锣。

    目送那些人提着一篮子已经晒干的野草回去,四郎有些不解,

    “大哥,你这煮凉茶的方子就这么教给他们了,分文不取?”

    要知道别人家一个秘方可是要当传家宝一样守着的。

    宋云棠摸了摸他的头,

    “四郎,我考你一个问题,你说我这凉茶是在村里卖,得的钱更多,还是在镇上卖得的钱更多?”

    “当然是镇上。”

    四郎不假思索的道。

    “为什么?”

    “因为镇上人有钱,他们舍得花钱买凉茶喝,但村里不舍得,我娘每次编得篮子都是去镇上的大集卖掉的。”

    “说对了。这些野草对于村人唾手可得,哪怕你大哥我煮的凉茶味道格外好些,他们也舍不得买,想卖出去,得去镇上,得去县城,但这样的话,成本就高了。”

    宋云棠掰扯,“我们得头一天把凉茶煮好,然后坐牛车或者挑着去镇上。”

    “但能挣钱。”

    四郎强调道。

    他娘最近常常念叨着要赚钱,连跟爹一起去镇上做短工都想到了。

    那短工可不是好做的,每回爹回来总要瘦一大圈,娘就一边给爹抹药一边哭,可辛苦了。

    那般的辛苦娘都准备去做了,四郎觉得去镇上卖凉茶这个主意,也肯定能接受。

    “我知道。”宋云棠笑了笑,“镇上的人比我们村里更有钱,但如果凉茶价格太贵的话,他们也不会买,所以只能薄利多销。”

    他给四郎解释薄利多销的意思。

    “这就太辛苦了,我们家大可以赚更轻松、更多的钱。”

    四郎露出疑惑的眼神。

    “我把煮凉茶的法子教给学生,一来若是学生家长有心也不怕辛苦的话,可以趁现在八月天热去赚这卖凉茶的钱。”

    不等四郎露出不满,宋云棠又接着道,“然后他们走街串巷,多少要提一句我,自己受益也是在帮我宣传这凉茶。”

    四郎若有所思。

    “宣传凉茶的人多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东西,能消暑,能下火,还不贵,就会渐渐习惯喝凉茶。”

    宋云棠微微一笑,“你说若你是大户人家的,你是愿意买街边随手兜售的凉茶,还是去秀才公家买我这正宗的小三元亲手炮制晒干装袋的凉茶包回去自己煮着喝?哪怕会贵一些?”

    他故意强调了几个点。

    正宗、小三元晒干、自己煮。

    四郎似懂非懂。

    “自己去琢磨吧。”

    宋云棠没说更玄乎的。

    他家凉茶常备,学生读书热得发晕的时候就来一口,会觉得头脑格外清明,这学习效率和专注力都很高,再加上这时的人很珍惜读书的机会——自己不珍惜,家长绝对能操起棍棒让他含泪珍惜。

    多方原因综合下,效果杠杠的。

    尤其在有老童生的对比之下,家长们如何感觉不到这飞一般的进步?

    在这娱乐匮乏的时代,消息流通或许没现代那么快,但八卦、新鲜事传遍四里八乡绝对用不了多久,而且因口口相传更容易带入个人感情,传到最后一人嘴里往往就会很夸张。

    因此宋云棠很肯定,哪怕没有自己的推波助澜,这凉茶也会被装扮上神效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