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全国音协,谭秉甲办公室。

    “......,所以你这首曲子本身脱胎于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段?”谭秉甲依旧难以相信。

    宁昊此时正坐在谭秉甲的对面,怀里抱着一个大红证书,证书封皮上烙着几个烫金大字:

    全国各界音乐家交流会特等奖。

    “谭老师,我确实是借鉴了越剧桥段,不信您查查。”

    宁昊说完后长舒一口气,颁奖典礼刚结束他就被叫到这里,并且不出意料的受到谭秉甲的灵魂拷问。

    当然了,无论谭秉甲怎么问,宁昊的回答都只有凭借感知创作之类的说辞。

    宁昊也很无奈啊。

    我既不通乐理、又不懂作曲,除了搪塞过去还能说啥呢?

    谁想到谭秉甲是一根筋,似乎问不出一个值得信服的答案决不罢休,把宁昊问的是晕头转向。

    就这样拖了一个小时后,宁昊在某一个瞬间突然灵光一动,想起了一件事:

    原世界《梁祝》的两位创作者好像说过,这首乐曲是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段为蓝本创作出来的......

    于是宁昊赶紧把这个信息透露给了谭秉甲。

    谭秉甲虽然是博闻广见的音乐家,但也不可能无所不晓,他将信将疑的打开电脑,在酷偶音乐播放器里找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筝和二胡声响起。

    谭秉甲全神贯注,用手指敲打着节拍:0532/1--2/765-/......

    “咦?”谭秉甲眼睛一亮。

    “你别说,这个旋律还真有点像你的《梁祝》!”

    他继续听了一会后,若有所思的说:“但是这个完全是传统喜剧,和你的表现手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不过这已经足以让谭秉甲打消疑虑了。

    看来这首惊人的曲子的确出自眼前这位年轻人之手。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小子对于作曲理念和创作过程一个字都不肯说,也不知道这有啥可藏着掖着的。

    或许是小年轻惯有的心高气傲,不屑于跟自己详细解释?

    “好了,我没问题了。”谭秉甲合上笔记本电脑。

    宁昊松了口气。

    谭秉甲笑了笑,突然问:“小伙子,你有没有兴趣成为我们音协的委员?”

    宁昊惊讶的抬起头:“我......可以吗?”

    虽然他对于成为音协委员没多大兴趣,但是能多出一个名衔总归不是坏事。

    谭秉甲非常随意的摆摆手:“正常来讲肯定不可以,不过不用你管,反正只需要回答我同不同意就行了。”

    谭秉甲很喜欢《梁祝》,他打算好好推广一下这首乐曲,如果宁昊加入音协的话,后续沟通和运作起来会更方便一些。

    “同意呀!”

    宁昊非常用力的点了下头。

    没想到来京办一趟事,居然还顺便混来个正八经的头衔?

    因吹斯汀。

    ......

    宁昊在京四处奔波了快一周的时间,出售版权和电影立项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小丑王牌》版权总共买出了150万,基本都流进了宁昊自己的钱包,影片会在金骑奖颁奖典礼结束后全网上线。

    《囧年除夕》则预计在宁昊拍完《仙剑三》开始选角试镜,等筹备工作完毕就立即开机。

    2008年9月1日。

    宁昊在范雪莹家门口踱步。

    “嗨呀,这怎么还不出来?该不会又被扣了吧。”宁昊往窗户里瞧了眼。

    今天就是央戏新生正式报道的日子,范雅和他准备顺道把这丫头送到学校,然后就直接启程返回横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