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北方

    初春已至,凛冬的寒风尚未停歇,漠北的雪山也不曾褪下雪白的衣裳,春的暖意似乎还没有眷顾到这块边缘之地,整个幽州严寒依旧。

    作为云尘帝国的北方边境,幽并两地自古以来便有天险所护,而最出名的便是那片绵延万里的漠北雪山了。

    漠北雪山并非指单一座山,而是一片由数座名山组成的山群。整片山群,西起荆棘山谷,东至大千山脉,途径有天山、幽横山、飞狐口、五道山峡等险地。这些地方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鲜少有人能够踏足,再加上凛冬之季的寒冷,根本不存在有奇袭的可能。

    既然有如此天险庇佑,那为何这么多年来,帝国的边境还会时常燃起烽火呢?

    虽谓天险,可也做不到天衣无缝。漠北的雪山群绵延极长,又地势险要,但要想覆盖整条比之更为狭长的幽并边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根据多部古今的游地记中记载的山脉长度,可以大约得知,幽并边境之长在一万两千里到一万五千里之间。在如此之长的边境上,自然会有山脉所不及之处,而那些地方便是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里,游牧民族与东土民族的战场。

    只要有战场,那必然会有杀戮。滚烫的鲜血灌不满护城的河弯,大自然的天险也有庇护不了的荒漠,而这些空缺自然就需要人力去填补。于是,三座横贯山峡的千古雄关在倾尽了数十代帝国劳力与财富的背景下矗立了起来,成为守护北境的“新天险”。

    并州边境——重山关。

    幽州边境——苍耳关。

    幽州边境——嘉梓关。

    万里山脉断寒天,三关险巍御河山。

    云尘帝国的北境防线上,除了雪山与雄关之外,剩下的便是漠北雪山下那近百座黑铁所铸的城塞了。

    这近百座城塞是云尘帝国用了数百年时间,无数代匠人的心血和汗水所铸的钢铁壁垒,抵御着来自极北的凛冬,是一道守护帝国的万里疆土的壁垒。

    雪山城塞共计九十三座,绵延万里,横贯幽并边境之东西。每一座城塞都是由从北四州各地运来的巨大石块建成,数万块高过两米的石块被打磨得方方正正,搭建成城墙。整个城塞的外表都是用铁水与冰水浇灌而成,有坚铁之固,亦有冰霜之柔,利器不穿,云梯难立,可谓是易守难攻。

    在这条万里的边境线上,可不单单只有城塞。幽并边境是由城塞、箭楼、营所、镇城、瞭望台、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整个防御体系也并非只通过单一镇所指挥,而是依照地势,将整条边境线分成十段,每一段设一重镇,一位将军(边镇将领),被兵部提之为“十镇边防”。

    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所有的将士分属三个军群——幽云铁骑、并北兵骑和冀州强弩。

    幽云铁骑诞生最早,在云尘帝国立国之初,北方边境的关口便时常遭到侵扰,为了能和草原王庭的牧马骑兵抗衡,帝国在漠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也是云尘帝国第一支甲骑具装的军队。在那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对抗草原王庭的主要力量。

    而后不过百年时间里,牧马骑兵在草原王庭新王巴赞·奎尼炽君的带领下,练就了一身骑射的本领。之后又在重山关下以一计调虎离山之策,充分利用幽云铁骑甲胄沉重的缺点,避其锋芒,绕道山关奇袭东陆,一路南下兵锋直指云州。但在最后,却因为不熟悉云尘帝国内陆的地形,如同摸黑的盲人,最终倒在了云州的土地上。

    虽然有惊无险,可牧马骑兵的骑射和机动力,让帝国感到了危机,如果再给他们百年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出现围关阻援的情况。于是,在帝国新一期军制的改革下,骑兵的组建便不再局限于甲骑具装,并北兵骑就是在这一时期兴起。不同于幽云铁骑的正面突击,并北兵骑的战法更多是回归到了最原始的两翼突进,从侧翼突击。

    并北兵骑是轻骑兵,也可以称之为突骑兵,他们的战马没有披甲,没有马蹬,用的是皮制的高马鞍。这种马鞍能使骑兵更稳定的骑在马上,而且比之披甲和马蹬,还有效地减轻了重量,大大加强了战骑的机动性。

    除了机动性强之外,骑射也是并北兵骑的特点。基于轻装和简便两个条件,并北兵骑使用的武器是铁槊和环首刀,而在远射的武器上也做出了改进,用比较轻便的擘张弩取代传统的角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骑兵的骑射jīng准度和箭的穿透力,以及战马的机动性。

    最后一个是冀州强弩,其诞生与北境战争无关,因此就不过多介绍了。

    纵观北方防线,看似已固若金汤,可在极北陆地上,草原王庭的军力却更加强盛,若非凭借天险和城塞以及气候的特点(冬季双方都无法作战)。整个大陆都将屈服在牧马骑兵的兵锋之下,就连西域也不例外。

    草原王庭就像是一只猛虎,虎视眈眈地看着南方,盯着云尘帝国的北境和西域的大漠。

    ……

    建康五年,初春,瓦达拉草原。

    “嗒!嗒!嗒!”马蹄声悠悠回荡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骑棕色的马沿着草坡疾驰,随着白云飘荡,马蹄声渐行渐远。

    风卷过雪白的草,大地在这一刻享受着短暂的平静。

    可没过多久,一阵低沉浑厚的马蹄声渐渐响起。暗红色的天际上,逐渐弥漫起了一阵尘烟,棕红的烈马踏碎雪地,踩着风在鸣啸。天边像是燃烧了起来,只能看到泛红的火烧云在追逐火焰。

    顺着马匹奔跑的方向看去,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边际,成片的帐篷连成一片灰茫茫的天,数不清的烈马在四周徘徊,偶尔看到几匹马飞快地驰骋而过,只留下渐轻的马嘶声在天际回荡。

    不远处,科伦撩起帐篷的帘子,伸出头眺望着天边落日,原本清亮的目光渐渐多了几分呆滞。

    红霞溢满了天空,铺满在科伦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他很喜欢看落日,那天边的云霞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沙,就像是黄金色的马群,在长空留下一片金色的剪影。

    科伦自小就在草原长大,可他的脸上却没有留下草原男儿特有的豪迈和成熟,反倒是独有几分沉稳和青涩。科伦自出生的那天起,就异常瘦弱,若非他身份特殊,恐怕早就被族人当作东土的病秧子了。

    时间慢慢的过,火烧的天渐渐暗了下去。看着看着,他自己就无声地笑了起来,咧开的嘴角弯成月牙。

    “世子殿下。”白格龙沁端着一碗马奶走了过来。

    科伦敛起了笑容,偏着头看向身后的女孩。白格龙沁愣了一下,那双清澈的眼睛总是和部族里那些跑马回来的男人不同,透过红霞的浅光,只觉得像是珠玉般瑰丽。

    这个男孩名叫科伦·奎尼炽君,是草原王庭现任大汗巴姆萨·奎尼炽君的四儿子。自从前些年若颜可敦逝世后,科伦便成了草原上最小的世子。

    幼子守业,从那一刻起,科伦就已经注定了命运。

    白格龙沁晃了晃脑袋,一双大眼睛在红霞下闪烁,支支吾吾道,“您看起来很开心。”

    每每遇到小世子她都这样,虽然小世子看起来平易近人,可每次和人说话,总觉得有种莫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