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天还未亮,村长的铜锣响起了,乡亲们擦了擦眼屎,愣了好一会儿,才稍微清醒。

    该干嘛就干嘛,结伴去打水,之后做早饭。等一切皆弄好,天蒙蒙亮。

    村长高喊着:“乡亲们,出发了,看好行李。”

    徐老大领头,二壮高高举起红色布条晃来晃去。

    大家赶车的赶车,推车的推车,扛包裹的扛包裹,一个小分队跟着一个小分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走了一个上午,又来到了分叉路口了,看到木桩路牌和大石头还在,有种异样的感觉,像故地重游。

    村长喊着:“别看了,大家赶紧上路。”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赶时间呢。

    徐老大穿着解差制服,一路狂飙,天刚亮就出发,中午休息一会儿,继续赶路,路过黄山子问路的村庄,继续往前走,看到茶档,又看到好些村庄。

    等到了天黑,终于可以休息了。

    众人赶紧把包裹放好,取水捡柴,井然有序地干活。

    吃过晚饭后,村长又开会了,重点强调:俺们的时间不多了,往后赶路可要急速的,大家要做好准备,今天的步伐太慢了,还要加速。大家都不想迟到,不想被官府治罪,所以这几天辛苦点,尽早到上元县。

    乡亲们听到后也没有意见,村长说得很有道理,累点苦点也应该。何况对比逃难,现在已经是天堂了,起码不用担心别人来抢东西。

    程顾卿安排好值班人员,确定所有人都在麻绳圈,才安心去睡觉。

    第二天一觉醒来,继续赶路。

    离上元县越近,路上的村落也多,还经过了镇子,但大家没啥东西买的,不需要进镇,许大夫还有药材,也不需要补充。

    至于粮食,乡亲们看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芭蕉芋,相信这个冬天一定能熬过去。

    为了装芭蕉芋,小娃子一律下车走路,太小的,大人背着。

    半大小子小丫头,不仅要帮忙推车,还要背焦芋。大家想着尽量带多些出来,往后就少挨饿。

    连续走了好几天,等看到上元县的城门,大家激动地要哭,终于到了,终于站在上元县的城门了。

    程顾卿仔细观察一下城门,普普通通,和一般县城差不多,甚至不如,起码比仙源县还差。

    不仅城门建筑差,连人流也差,看到进城出城的人群,稀稀疏疏,哪有仙源县热闹。

    哎,知道它偏僻的,就是不知道它比想象中的偏僻。

    村长等人看到后也是这样的感觉,不过徐家村也是山卡拉,萧条就萧条了,能有个安身之所就心满意足了。

    徐秀才安排大家呆在城门外,徐老大跟他前去城门口问情况。等了好一会儿,两个人回来了。

    徐秀才和徐老大的表情不惊不喜,平平淡淡。

    徐秀才对着乡亲们说:“乡亲们,我们先进城,至于要去哪里,看官家怎么安排。”

    徐秀才的话一落,大家反而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