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韩如云不知道,自己回掬青阁后,自己父亲韩高戍和二叔韩高征又回到了松瀚斋内。

    只是此时的松瀚斋书房正厅里又多了些人,除了钱杨叶三老外,还有几个身影。

    卫国公韩常山金刀大马地坐在上头,那群人分坐两排,依次而下。

    见此情景,韩高戍和韩高征只得伺候依次端茶倒水一番后,站立在韩常山身后。

    韩常山对着一盏茶西里呼噜地一番牛饮后,率先开口问道:“上次的事情,各位考虑得怎么样?”

    坐在左边首座的钱老太爷颔首点头道:“我等三人,没有异议,认同家主的提议。”

    坐在右边首座一位黑衣黑帽黑鞋黑袜,似乎将自己全身埋在漆黑中双眼浊白的老者冷哼一声道:“哼!矮子里拔高个,我等虽然勉强认同,但有一个条件。”

    站在韩常山身后的韩高戍和韩高征脸上一阵赫然,满脸通红,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韩常山似没有看到一般,右手一抬道:“但说无妨。”

    “那孩子必须靠自身的实力,收服军中势力,想靠着韩家子的身份,就让兄弟们归于膝下,简直就是白日做梦!”那黑袍老者说话极不客气。

    脾气暴烈的瞎眼杨老太爷,立时就忍不了,呵斥道:“粗老黑,我劝你说话客气点,别他妈仗着有点资历就在这里横,你以为你算老几!”

    “我说是谁呢!这不是杨瞎子嘛?怎么,还没死呢!”那黑袍老者也不生气,反而笑道,“当年看你那伤,十个大夫有八个都说你熬不了几年了。

    这现在看起来,当年那群人你头,就属你活得长嘛!”

    “可不是祸害遗千年嘛!”黑袍老者旁边一个白胖老头笑呵呵地接话道。

    “砰!”钱老太爷猛地一拍扶手道:“黑老粗、胖老四,我不管你们心里这么想。

    但是咱们有一说一,当年在老主子面前,咱们这些老东西可是立过誓的,要世代效忠韩家,做韩家的供奉。

    当年我们这群老东西,今天活下来的也没有几个了。既然选择了效忠家主,就别他妈在这里扯东扯西装什么大爷。

    谁再敢不敬家主,老子钱三第一个不答应!”

    “对!算我一个!”杨老太爷第一个喊道。

    “还有我!”叶老太爷也随之喊道。

    黑袍老者不屑地撇了撇嘴道:“懒得和你们这群老东西斗嘴浪费时间。”

    钱老太爷抬手敲了敲自己的太师椅扶手,止住了杨老太爷和叶老太爷的正要开口的不满。

    黑袍老者这才站起身来,对着韩常山拱手作揖道:“家主在上,刚刚的出言无状,请家主恕罪。”

    “不碍事,你接着说。为何?”韩常山面色不变道。

    那黑袍老者这才坐下继续说道:“那孩子虽说出色,也是韩家子。可终究不过是个女孩,连男丁都算不上。自古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若是有一天,那孩子撑起了韩家,成为当家人。

    那么整个韩家的荣辱、权柄和生死皆在她一人之手,要是到了出嫁之龄,难不成放在家里做老姑娘吗?

    老夫并非看不起女儿身,而是不管是嫁出去还是入赘,总会有人能从她女儿身上来分韩家的利,这也只是其一。”

    黑袍老者似有所感,看了眼坐在他下边的老兄弟们,叹了口气道:“就算现在看这第一则还早,但更要紧的是我们几个在军中坐镇的老家伙,早已不是当年龙精虎猛的时候了。

    军中年轻一辈已经开始成气候,如那陈国公府的唐氏两兄弟就是个例子。军中之人一向以武功建树者为王。

    我们现在还能多少镇得住一些,一旦我们这几个老家伙不在了,军中有几个人还能记得住当年韩氏的骁勇。

    所以必须要有可震慑三军的军功,若只是剿几次匪患、平几场蟊贼,根本就不值得放到台面上。

    我老黑不能要求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谁有这样的能耐,但韩家中只有出开疆拓土战功的人,才能在自身有实的情况下,我等为其正名的情况下,威慑三军!真正收服韩家的兵权。

    否则,我等几人离世之时,就是韩家兵权被削之日。

    我老黑不怕家主责罚,此乃肺腑之言,并非狂妄自大。望家主定夺!”

    说罢,黑袍老者起身拱手行礼,他座下众人也随他起身行礼,众口如一道:“望家主定夺!”

    黑袍老人的这番话,无疑是将韩高戍和韩高征哥俩的颜面,按在地上狠狠地踩。

    只见二人面色紫胀,两人双手握拳,只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韩高戍内心更多的是不甘,自己与二弟两人入伍后,边境逐渐安定,无此等大仗可打,自然无此等战功可拿,但这罪过怎么能算到他们头上。

    正要开口之际,被自己二弟拉住了右手,他看过去,看到二弟冲他微微摇了摇头,这才作罢。

    韩常山看向钱老太爷,问道:“钱老,你们以为呢?”

    钱老叹了口气道:“这次老黑说的确实在理,这并非他们的过失,而是不得已的境况。

    唉~武将一族自古以来难以延续成就世家的原因,就在于难以做到代代将才辈出。”

    韩常山起身看了眼窗外,又转身看了眼两个儿子,双眼微阖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如云留家不嫁。

    自今日起传她韩家三十六路枪法,入军中谋功勋!”

    韩高戍和韩高征两兄弟闻言一惊,眼中皆是不可置信。

    坐下众人听令后,皆抱拳齐呼:“谨遵家主之命!”

    待众人退去,韩常山看了眼魂不守舍的两个儿子,眼中似叹息又似自责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你二人是否对为父今日的决定有所不服,大可说出来。”

    “父亲,我和二弟自军中入伍后,因种种原因没能赶得上几次边境之战,怎能怪我们无能?若是我们……”长子韩高戍立刻不服道。

    “够了!此事不怪你们,怪只怪我当年未让你们去那些险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