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江南边陲

    “你们听说了没,咱这大荣的丞相,竟然因为争风吃醋摔死了。“

    “你说的不对,什么争风吃醋,分明是因为一个小倌!”

    “小倌?那可是男的!”

    “是啊是啊,谁说不是呢,要我说,他就是活该!”

    灾情过后,江南虽然依旧呈现出一幅萧条的模样,但好在拓跋致解救的及时,并没有酿成大祸,也没有众多逃亡的灾民饿死累死在路上,无形之中避免了很多疫病的发生。

    “大人?”

    正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的民众陡然看到自己的旁边站着几个气度不凡的人,面面相觑了一番,急忙的逃开了。

    顾老黑跟在拓跋致的身后,疑惑的望了望,目光不解。

    “老黑,胡恪瑾死了?”

    拓跋致恍然回神,望着顾老黑声音压低。

    “这......好像荣京是传来了那么个消息,但是因为太戏剧性,我就没有当真!”

    “糊涂!”

    拓跋致陡然神情严肃,望着顾老黑低声呵斥。

    顾老黑因着拓跋致的话愣了一下,下意识的便抓着脑袋想了想,不知道哪里做错了。

    “消息的来源并不是什么可靠的情报,这一朝丞相,可是一品大员,竟然与人争个小倌,自己失足摔死了。”

    顾老黑摊着手,一副对这种事情匪夷所思的样子。

    拓跋致精致的眉形细细的拧了起来。

    “顾老黑所言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吗,虽然元敏早有除掉这胡恪瑾的打算,但是如此巧合,如此轻易,总是透着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息。”

    只不过让拓跋致没有想到的是,胡恪瑾如此死法,秦元敏也并没有想到。

    他本市交代影五,找点事情激怒胡恪瑾。

    胡恪瑾为人最是虚伪恶俗,情绪浅薄,很容易便会在激动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让人难以预料的事情。

    从胡惟亦之死就可以看出,胡恪瑾这个人,很难控制的好自己的情绪,为人很是偏激。

    但是让秦元敏也没有想到的是,胡恪瑾竟然会这么摔在了花坛上,还好巧不巧的被花坛的碎瓷片割破了颈动脉。

    秦元敏的本意是让影五,寻个混乱的机会,悄悄处置了胡恪瑾,虽然胡恪瑾身边很有可能有着暗中保护他的人,难以得手,但是胡恪瑾自己作死了自己,倒是让秦元敏完全没有料到。

    “这件事情,你有吩咐别人去荣京调查过吗?”

    顾老黑看着拓跋致脸上的神情带着满满的凝重,一副不似作伪的样子,心头有些发虚,说出去的话便带着些底气不足。

    “还、还没。”

    “那还不快去!”

    拓跋致心里确实很是紧张,如今秦元敏自从上次托付一名影子卫给他送过消息之后,便再也没有了音讯,他本就想到,自己在江南起义的事情被秦元敏知道了,后者会如何反应。

    如今秦元敏这么久了,就像消失了一般,他拿不准,后者到底有没有因为此事,还怨怪于他。

    虽然他顶着的是秦致的名头,但是他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可以瞒的过秦元敏。

    因此这些时日他才一直带着自己的起义部队,盘踞在江南边陲,迟迟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即便底下的人一再吩咐,但是在他派去荣京的人还没有回来之前,他绝不会妄动。

    要知道,起义这件事情,并不是他的初心。

    这么多年,从秦冕登基的时候算起,整个大荣便像是处在了迷雾中一般。

    朝堂之上乱象丛生,百姓更是过的苦不堪言。

    只不过大荣这些百姓们,向来是逆来顺受惯了,这次若非是因为连续二十天的灾情,依旧一丝赈灾的消息都没有,生活处处逼得他们绝望至极,他们也不会被逼着反。

    而如果,在江南起义的部队中,要挑一个对秦元敏怀有极大恶意的人做领袖的话,还不如他顺从百姓们的民意,先行登上这个位置,安抚为上,试图寻求其他的解决之道。

    他拓跋致,这辈子,绝对不会与秦元敏兵戎相见。

    “大人,去荣京的人回来了,咱们先回府。”

    一个短兵打扮的男人迅速的向顾老黑的方向走了过来,顾老黑轻轻点了点头,附耳到拓跋致身边,低声重复。

    拓跋致眸子一亮,带着惊喜与担忧,不过轻嗯一声,没有担忧,迅速的向着府中的方向走去。

    拓跋致如今所居住的地方,是这个江南边陲小镇的府衙,被百姓们自发的改造之后便做了他暂时的府邸,原先府衙的县令,因为鱼肉乡民,早被暴怒的百姓生生的殴打致死,如今,这些百姓用充满了希望的眼神看着他,希望他带领他们反了大荣的时候,他的心中,一阵哽塞。

    “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