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小书店买书,和从大书店买书,哪怕是从网上买书,会发现都是一模一样的价格,根本不存在价格上面便宜不便宜的问题。

    rb已经是全球最后一个在书籍,杂志,报纸,音乐软件这四个媒体种类上保留“再贩卖价格维持”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个制度允许出版社等机构规定书籍,杂志等出版物的价格,在一定时间段内,书店等销售渠道必须以此价格销售,不得擅自降价。

    另外,虽说电子书籍不再这个规定的限制范围内,价格也由渠道自行控制,但仍然受到出版社的制约,也间接决定着电子书的折扣。

    虽然各家定价不同,如果硬要说一个均价较多时候,电子书的售价为实体书的八折左右。

    以900日元至2000日元(约合54.7至121.6元人民币)这个实体书籍最常定价的区间而言,电子书的折扣的吸引力也不算太大。

    这样的“再版制度”看似“垄断”,但是它能保证rb各地的读者以同样价格购买到同类书籍,读者们接触到出版物的机会均等。

    同时,可以避免因过于市场化导致一些冷门书籍消失,再版制度能让各类出版社维持一定利润,保证出版自由与出版知识领域的多样化。

    书店等渠道承受价格约束,出版社与书籍经销批发商也会为此支付代价。在这种制度之下,退换风险由批发商与出版社承担。一般而言,rb出版业的退货率高达40%至50%。

    不过,二手书籍不在这一个范围之内,于是让爱书的人,阅读量大的人,需要图便宜的人……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去二手书店淘书。同样,也可以把家中不需要的实体书卖给二手书店。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书,都贵。rb也不例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作。一个人口只有1亿多的rb,其为数不少的作家为什么总能高产高收入呢?

    (1)得益于真正的创作自由。什么题材都能写,什么人物都能写,什么故事都能写,什么情节都能写,什么观念都能写。

    (2)得益于没有图书出版的审查制度。书稿出来后没有审查机构审查,更不会莫名其妙地无期限地被外审。出版社唯一的审核标准就是看市场能否畅销与盈利。

    (3)得益于rb读者。喜欢看书的rb人还是太多了。动辄百万册,连作家本人都惊叹,在这不景气的今天,哪有这么多人买书看书?

    (4)得益于高度自觉的版权意识。任何的出版社和任何的引用媒介,对作者不瞒不欺不诈。用了他人的著作权,就如实地付费,而且会主动通知你,主动汇款给你。

    (5)得益于版本形态的多样化。单行本(又分精装本和软装本),新书判,文库本。一部作品,这样反复倒来倒去,在印刷数上升的同时,读者熟悉了作者,作者的名气也渐长。这时,市场效应也就出来了。

    (6)得益于编辑与作者的真正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