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结果这仨背篓里还真是满当当的棉花,甚至还有几张兔皮,老大娘人都懵了,掐着嗓子道:“都卖?”

    田秀兰被头发盖住目光沉静,“都卖。”

    老大娘当即什么都顾不得了,一把拽住田秀兰的手腕,激动的眼珠子都红了,“妹子,你若是信得过老姐姐就跟我走一趟,我全要了。”

    田秀兰:“……”

    头一回见面,还是这见不得人的地方,说什么信得过不信得过,这不是开玩笑么?

    老大娘回过神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我要十斤。”

    一说斤数,田秀兰身子一僵,坏了,她把秤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老大娘察言观色了那么些年,再结合一下情况,几乎立刻猜出田秀兰的窘境,“没带秤?”

    田秀兰迟疑的点了点头,老大娘立刻兴奋起来,“走走走,跟我家去,我家里有,什么都有。”

    这老大娘并不是瞎说,她确实是有秤的。

    田秀兰没敢自己一个人拿主意,出来这一趟并非是她独身一人,俩孩子都跟了过来,她哪里敢冒险。

    易冬雪倒是不怕,在那个吃人的地方呆了那么些年,对危险的敏锐程度她向来是敢打包票的。

    面前这个老大娘,真就是平平无奇,至多……是有些自来熟。

    “走吧,娘。”

    反正没秤做不了买卖,还不如跟着过去看看。

    老大娘兴奋的不得了,带着母子仨就绕出去了。

    不过,说是要带三人家去,其实在一个比较宽阔的地儿就停下了脚步,老大娘神色如常,客客气气的,“妹子你稍微等会啊,我去拿秤,对了,那么好些东西我一个人也吃不下,等会带些人来成不?”

    田秀兰迟疑片刻,也应下了,只是道:“人不能多。”

    “好好好。”这样的好事她怎么会宣扬开来,至多把消息露给跟自家关系好的那几家罢了,拉拉关系也是好的。

    也幸好这家子东西多,不然的话,她才不会带人来,这样难得一遇的好东西。

    不过,不用问也知道,肯定便宜不了。

    “等等,”田秀兰脑子转的飞快,“我要粮票,还有其他各色票券。”

    粮票?这可不好办了,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定额的,勉强糊嘴罢了,哪儿有多余的粮票出来换?就算是有那么几斤粮票,也远远不够啊。

    “妹子,这,家家户户都不容易,粮票也不多,工业券行不?”

    田秀兰果不其然露出个迟疑的神色,画面僵持之际,那老大娘只觉得心里像是被火烧一样,送上门的好棉花啊,真就白白错过,她不得怄死。

    “也行,要是有处理布什么的也成,我要棉布。”

    这样就好办了。

    老大娘喜笑颜开,“好好好,妹子你等我啊,千万不要到处走动。”

    三人暂且等了一会,根据易冬雪估计,也就三分钟?

    就看见一群大姑娘小媳妇老大娘像是见了肥肉的恶狼一样朝她们母子仨冲了过来。

    饶是易冬雪也有些头皮发麻,田秀兰更是被吓了一跳,倒退了两步,就易寒还算是淡定,能抽个空来搀扶一下田秀兰,“娘,当心。”

    田秀兰点点头,让自己镇定下来,心里嘀咕着:乖乖,到底是城里人跟咱们乡下人就是不一样。

    人是到了,就是闹腾的让人头疼,“给我们瞧瞧棉花呢?”

    “就是啊,听大娘把这棉花夸得天上有的地下无的,咱们今儿可得好好看看。”

    “就是就是,你们打算要几斤啊?别到时候带的票不够啊。”

    田秀兰有些懵,她就算是再迟钝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不是打击私下买卖么,怎么这些人看起来如此熟悉的样子,甚至连担惊受怕都没有?

    她心里觉着有些不对劲,按捺住了,等那个老大娘过来。

    人群喧闹过一波了,老大娘才姗姗来迟。

    她得意的很,年轻人腿脚快又怎么了?还不是得等她来,哼!

    “妹子,给大姐称十五斤。”

    老大娘话一出口,人群都炸了,“婶子家是发了吧?开口就是十五斤。”

    “就是就是,我们家才要五斤呢。”

    “婶子你可不仗义,这一共才多少,你一个人都要了十五斤,那让别人怎么办?”

    最后那句话甩出来的时候,场面煞时静了,老大娘面色不好看,心里恨的不行,怎么就没看清了再说话,倒把这个烦人精招来了,于是只皮笑肉不笑道:“那你也要十五斤?你要我就让你。”

    开口说话的是个小媳妇,年纪不大,面相瞧着就有些刻薄,闻言也讪讪的,嘟囔道:“我们家可不能跟婶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