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抓了杨勇的人,杨坚审也不审,直接扔进了大牢。然后,叫来了杨素。

    “你,去东宫,刺探一下太子对此事的反应。”

    要说,杨坚还真扯淡,你把人家的人都抓进了大牢,人家还能有什么反应,难道还拍手称快不成?

    还有,杨素,杨素,每次都是杨素,你就不会换一个人?

    老奸巨猾的杨素,再次成功激怒了脑子永远缺根弦的太子,杨勇再次酣畅淋漓的骂了个痛快,杨素再次大公无私的进行了艺术加工。然后,杨素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板上钉钉的结论:太子,要造反!

    到现在为止,相信太子谋逆的人,其实并不多,大概只有两个。不过,这两个人却很要命,非常非常要命。因为,他们,一个是独孤,另一个则是杨坚。

    话虽如此,可是,太子谋逆是大事,捅破天的大事。这种事,自然不能轻易下结论,非证据确凿不可。

    无论是杨素,还是独孤,虽然言之凿凿,提供的却都是第二手乃至第三手资料,证据的准确性值得怀疑,非常值得怀疑。所以,要想把太子谋逆办成铁案,必须寻找第一手资料。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人,只能是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件事,看起来,很难。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太子的一众亲信中,有一个人,既是太子杨勇的亲信,更是晋王杨广的眼线。这个双面间谍,就是前面提到的东宫属官,姬威。

    关键时刻,姬威勇敢的站了出来,开始讲故事,能够证明太子造反的故事。

    姬威讲故事的手法很老到,条理甚是分明:“皇太子由来共臣语,唯意在骄奢,欲得从樊川以至于散关,总规为苑”。这,告诉杨坚,杨勇是个奢侈无度的太子。这,对于葛朗台杨坚而言,简直无法容忍!

    那么,太子究竟奢侈到什么地步呢?首先,姬威引用太子名言,作了高屋建瓴的归纳:太子曾经说过“昔汉武帝将起上林苑,东方朔谏之,赐朔黄金百斤,几许可笑。我实无金辄赐此等。若有谏者,正当斩之,不过杀百许人,自然永息。”

    汉武帝穷奢极欲是出了名的,可是,当年,他要建造上林苑,东方朔站出来阻止,汉武帝虽然没有采纳,仍然重赏了东方朔。这,至少能够证明,汉武帝显然很清楚,东方朔是对的!

    可是,我们的皇太子杨勇却不这样认为。他公开宣称,如果,谁,胆敢谏阻我享受生活,我,一定会宰了他!如果,宰上十个八个还不能阻止,那就杀他一百多号!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进谏!

    范范说过,姬威是个讲故事的行家里手。他很清楚,空口白牙是不行的,引用太子名言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事实,铁打的事实。于是,他,开始举例子:(太子)“于苑内筑一小城,春夏秋冬,作役不辍,营起亭殿,朝造夕改。”

    亲,你说,一个皇太子张狂到这种地步,穷奢极欲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应该换掉?

    别慌,还有。因为,太子穷奢极欲的生活,只能招致杨坚的愤怒和不满,却和谋逆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不过,接下来,姬威用三个小故事,告诉杨坚:太子,对您不满,很不满!对您最亲信的大臣,更加不满!如果,太子坐上皇位,一定会大开杀戒,一定以及肯定。

    先看姬威原话:“前苏孝慈解左卫率,皇太子奋髯扬肘曰:‘大丈夫会当有一日,终不忘之,决当快意。’”

    苏孝慈历事西魏、北周和大隋,是一个将军,战功卓著的将军。大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苏孝慈被任命为太子左卫率、大将军,成为太子属官。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了***。可是,好景不长,杨坚要对付太子,不得不提防一下手握重兵的苏孝慈。于是,苏孝慈被解除了太子左卫率的官职,然后一脚踢出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