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些银子都是佑景垫付的,还以为佑景没有钱,妮妮想不到他还存有银子,这些妮妮都要还给他的(山农之妻040章)。

    住进新茅屋后,妮妮感觉自己像是真正开始了新生活。

    王大姐给送来了粗粉和菜,吴大爷他们送来了一些晒干的玉米粒,可以留种子也可以吃。

    狗娃伤好又可以奔奔跳跳了。经常带着二娃,狗子二牛他们来到妮妮这儿玩。

    本来妮妮想让狗娃带着去后山看看,山上在天冷也有一些遗留的东西的,可是,狗娃伤刚好,妮妮怕给人说。

    只要不去老山,是不会有野狼的,野猪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它们有时候下山来只为偷吃地里农作物。

    王大姐去镇上赶集的时候,妮妮一起去了,狗娃他们留在家。

    不能坐吃山空呀,妮妮手里拿着那日佑景离开时留下的一小袋铜板。想去把手链当了,可是又舍不得,妮妮摸了摸手链,用衣袖遮好。

    王大姐要去看望一个亲戚,两人说好在那里等就分开。

    小镇上集市,妮妮也算熟悉了。地方是大城那儿大,人也是那边多。但小镇也不差,有小镇周边的村各处来的人,也不少。

    卖吃的,卖用的,买山货,卖家禽的。妮妮走到卖货郎胆子那边瞧瞧。平常卖货郎都是挑着担子走乡进村的上门卖,要是有市集的日子,他们就搁担子摆摊卖了,也有不是货郎,是专门买的,他们就在小镇上。

    妮妮看见货郎处买的东西花样很多,不但有针线,还有梳子,簪子钗子等,只不过是些便宜的。

    绢花也有,不过比不上大城那儿的样式好看。有些姑娘嫂子的都不出远门,周边的到小镇赶集算是最远的了。

    像王大姐和妮妮到小镇来,就天未亮起来赶路了,还不知是什么时辰,妮妮想大概还是半夜都有可能,还是半路搭了一段牛车。

    这些赶集来的姑娘嫂子,就会买些绢花,簪子,针线带回去。

    想到这些,妮妮去那些仅有的几家铺子看看,卖布的只有一家店铺,卖杂货盐,酱油醋的也没几家,米行和铁铺还行,农民都用着。

    条件好的农户,农民都自己种些,不够再买。地主,大户不用说,家里都囤有谷仓。

    有些村子,像大坡村大都要买粮,大破财也是最穷,男人们都各寻活计赚钱买粮过日子。

    市集日,布店的生意还可以。妮妮一进店铺,有好些姑娘嫂子们都在买布,讨论者叽叽喳喳的。

    “姑娘,你要买些什么布?”一伙计过来问妮妮,今天生意好,伙计的态度自然更加好了。

    妮妮瞧这些嫂子买的都是粗布麻布,稍微耐磨一点,可以穿着干活,姑娘们买的是颜色好看的细布,有能力的一两个还买了绢布,是一种比真正绢纱,绸缎差些的料子。

    两个买绢布的姑娘互相取笑着,妮妮细一听,原来姑娘要出嫁,条件还可以就做一件好的衣裙。

    妮妮眼睛一亮,这绢布不差呀。妮妮像做绢花买,那些粗布不行不好看,细布也不行,好的绢丝定是很贵的。

    这种绢布还可以,摸起来有点硬,刚好,做头饰花硬一点也好的。

    等那些姑娘嫂子们买好布出去后,妮妮就问这种绢布了,可惜这里面有成衣店,要不也有布头了。

    细一想,不要小看这时代的人,这儿的人不会浪费每一块布头的,即使很小一块。

    像王大姐,做衣服剩下的布,可以做鞋就做鞋,不可以做鞋的垫鞋底,用浆糊垫起来,再用针一阵一阵传过去,成了硬硬的鞋底,可以做鞋了。

    所以说,这里的人没有浪费的布,有些她们还有别的用处,藏着补衣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