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些纠结的问题聚拢一起,使我越想越是心乱如麻头大如斗。

    我从来不抽烟也不喝酒,可此时烦的六神无主,若眼前有毒品说不定都恨不得吸上几口来解愁。

    我躺了一会感觉如卧针毡,便爬起来和大麻子胖头鱼围坐在一起吞云吐雾抽起烟来。

    抽了会烟感觉肚子饿,便打电话叫旅店前台送点饭菜和酒来。

    不一会酒菜到了,我们边吃边聊着:“我们大家集思广益商量商量,纳空说我们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关系到降头生死存亡的大秘密,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先排除还魂珠这个可能,我们绝对没有买过或捡过什么特别的像佛珠一样的东西。”

    胖头鱼道:“我想到一个可能——我们误入纳空家,纳空恰好又在那时丢失了还魂珠,他便误以为是我们拿的。崇迪说过,纳空不敢对天下人说还魂珠在我们身上,怕被人夺走,可见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于是当时纳空可能不敢开口朝我们要,怕这一要我们就猜到还魂珠珍贵,不愿还他。所以纳空思来想去只好对我们下降头,心想等我们降头作求他解降时,到时他再提还魂珠的事情,自然要回的概率会大一些。”

    我沉吟:“胖头鱼说的有几分道理。”

    我觉得纳空是有大智慧的圣僧,心思缜密,脑回路比普通人肯定要多几道。他想一个问题可能是会涉及到方方面面,越盘算越复杂。

    普通人说一句话不过脑子冲口而出,而纳空可能如狡滑的政客一般,会把一句话引的后果反复在心中思量,从而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还魂珠外观来看可能就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假使我们无意中拾到或许完全不会当一回事。但若有人煞有介事的来问来寻,我们可能会立马意识到这珠子有用,值钱,从而不愿意交它出来。

    我和胖头鱼会不会是这样的人姑且不论,但生活中大多数人真的是这样,或许这就是人性,真实的人性。

    比如,某村有一块烂木头,一直静静的躺在村口。这木头太大有点挡道,使得村民出行不便,但又没有人愿意出把力把它搬走。

    很多村民就盼望着哪天来个好心人把这木头给搬走。

    有一天,一个外乡人路过,他想把这木头拖走,他说拖回家当柴烧。

    照说村民们该欢天喜地吧?

    可结果并不是这样。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不同意外乡人搬走木头,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木头可能是宝贝,或许是红木,或许是沉香木。否则你一个外乡人拖这块烂木头回家干啥?真的只是当柴烧?别逗了,孩子才会信你的鬼话!

    于是村民们便针对这块烂木头漫天要价万般阻挠,最后那个外乡人无奈的走了,其实他是真的就想带回家当柴烧的。

    后来村民对这木头产生浓厚的兴趣,派人日夜看守,并从城里请了一些古董专家,有学问的人来研究这块木头,可他们都没现这木头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百般折腾一段日子后村民们终于得出结论,这就是块不值钱的烂木头,那外乡人脑子有病。

    最后,那块烂木头又安安静静的躺在村口,没有人会多看它一眼,这时又有很多嫌木头挡道的村民暗暗祈祷再来个好心人将这木头搬走那该有多好啊……

    这块木头,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村落,或许都会上演类似的故事。

    因为现在的人心真的就是这么复杂。

    你不屑一顾的东西,如果别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问你要,你立马就会不舍得将这东西赠人了,因为你会觉得这东西说不定值钱只是我没现他的价值而已。

    纳空是有智慧洞悉人心的圣僧,看问题肯定比普通人远,他把开口要佛珠这点小事引申到人性本贪婪的层面,也绝不是没有可能。

    大麻子道:“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也难怪纳空会对胖头鱼这个陌生人下这么多毒降头并叫他若有不适就回来找他。他只是想要回佛珠,绝不想要胖头鱼的命,所以让你们有不适就回来找他!”

    我想了想:“好吧,假设佛珠真的在我们身上,纳空难道就不怕我们不识货把佛珠随手扔掉么?”

    胖头鱼道:“所以那天他一路护送我们上嘟嘟车,并一步三回头的观察我们啊。只要我们扔掉佛珠,他立刻就会偷偷捡起来。”

    “纳空就宁肯冒着我们扔掉佛珠的风险,也不愿开口要么?”

    “如果我们扔掉,佛珠还在泰国,他肯定有办法找回来。如果我们不扔,不远万里带回自己国家,那显然就觉得这佛珠有点价值,更不会在国内随手扔掉。是不是这么个理?他心里觉得无论哪种可能或许都好过开口向我们要,他若一要我们就明白这珠子值钱,更是打死都不会交出来。”

    说到这里,也真不知是胖头鱼为了自圆其说把纳空幻想的太智慧,还是纳空真的有那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