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张黑子一行人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在山岭间穿行,有五、六天的时间,同山里农户座谈,交换意见。各家各户的情况大同小异,留守老人居多,只是在家守看着百年的老屋,守着屋前的山林,养几头猪,放几只羊、几条牛,也养一群鸡子,平常有鸡蛋吃。并且,点上十几排的香菌、木耳杆子,一年还能收两茬香菌、木耳。

    也有的农户在退耕还林以外的地方种上几亩包谷、土豆、红薯。一来喂猪,二来可以酿酒,一年四季有酒喝,有肉吃,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尤其是在深山老林里的人家,青山绿水,鸡鸣犬吠,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世外桃源,不想大富大贵,一生一世平平淡淡地打山里的时光。

    张黑子不能强求人家大规模地展养殖业,他们小农经济,只做一些小打小闹的农户经营。绝大多数人,是留守老年人,心想干事,但是力不从心,没有当年年轻时的那股勇气和干劲儿。

    张黑子只好转到望明月的家乡—望家山的那个小镇上,这里是他曾经光顾过的地方,也是他把望明月带走的地方。小镇没有多大的变化,依然是沿着河道建设大大小小的住房。这些年以来,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出几栋楼房,这是小镇的居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经济头脑的人,不是经商,就是开办加工厂,家致富,将自己建的土房、土墙房推倒重建的楼房。

    那年,就是张黑子停车吃饭的那家餐馆,已经变成了一栋五层的小楼房,一楼仍然是餐馆,二楼以上是客房,招待五湖四海进进出出乡村的人们吃住。张黑子带着三个年轻人就住在这家旅馆里,只不过是掌柜的主人已经变了,是老掌柜的儿子和儿媳妇在经营着这家饭馆、旅馆。

    张黑子在吃饭的时候,就向餐馆的少掌柜打听望明月的事情。他们的印象中有这么一个人,是望家山那高山上的人。那年在这里上学,偷了人家的鸡子,不敢回家,晚上偷偷地爬到一辆收山货的车上,被车主拉到南方温州去卖了。后来出了事儿,制售假酒,又偷税漏税,被判刑枪毙了。听了这些谣言,张黑子和三个年轻人偷偷地笑。他们心想,怪不得望明月不敢回到故乡里来,原来是有故事的人。张黑子更不敢道破天机,也不敢露出真相,他经历了在温州不光彩的事情,也是他的大卡车,把望明月从这儿带走,带到了他在山西老家,然后在温州落马。他怕被人误以为是人贩子,被小镇上的人扣留下来,难以脱身,更别说完成望明月委托的要办的事情。

    晚饭后的小镇很安静,在秋天里,只有秋风从狭长的街道上穿行而过,刮起的树叶、纸屑、塑料袋飘上天空又落下来。张黑子和几个年轻人走在小镇的街上,看到临街的店铺还开着门,也亮着灯,店主守着门店,也是守住生意。张黑子在秋风的夹裹中,经过这些大大小小的门店,看到正在经营的小百货、小五金、副食烟酒店,销售的是土特产、烟酒副食之类的东西,每走到一家门店就停留下来问东问西,顺便也打听一下山区小镇山村的养殖业是一个什么状况。

    他们说,山上的农户都养有鸡子、猪、牛、羊,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外,余下的牲口卖掉,换一些日常用品。你们要收购家禽家畜,到山上去,让各家各户要卖的鸡、猪、羊、牛弄下山来,然后用大车装上,运到山外去,每年这个时候就有人来到山区收购家禽家畜。

    “哦,是这样。”张黑子忽然问,“我打听一下上望家山的路,应该怎么走?我们先到望家山去,看看那里的猪、羊、牛有多少?”

    店主们就告诉他,出了镇子的西头,就向南,有一条小道上山,顺着山林间的小道,绕过几座山头,趟过几条山沟,上到一个山峁上,那儿就有一棵大枫树,看到有人户的地方,就是望家山。现在那儿只有一户人家,老户主是望进财,他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山松是一个瘸子;二儿子望山竹上了学之后,就南下打工去了;三儿子望明月在上学读书的时候,就在这个镇上突然失踪,别人说是被人贩子拐到温州去卖了,后来,又到了山西、河南制售假酒,毒死了不少的人,还偷税漏税,被政府枪毙了。

    张黑子又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打冷战,正如古人所说:“三人说猫是老虎,猫就是老虎。”看来,小镇上人都认为望明月被判了死刑,执行了枪决,就是不知道他的家乡望家山,还有他父老乡亲,是不是也这么认为?这就让张黑子下定决心一定要到望家山去,看看望明月的故乡,看看望明月的父老乡亲,看看望家山的风景,是否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的养殖基地,彻底改变一下望明月在故乡的形象。他要答谢望明月对他的知遇之恩,他这个丧家犬一样的人,要不是望明月收留他,还不知道在何方乞讨生活呢!

    张黑子打定主意,带着三个年轻人在临街的商店里买了四盒饼干,两条香烟,六瓶白酒,就到旅馆里去,正好被原先的老店主看到了。他仔细打量了张黑子,问道:“你是不是曾经开大车的张师傅啊!”

    “你还这么硬郞着?”张黑子应声答道,“现在交班啦?”

    老店主说道:“现在是我儿子儿媳在经营旅馆餐馆,他们在外面打工不是一个长法,就让他们接手这个店子。”

    “是一个好事儿。”张黑子看到,老店主一眼认出他来,也就不隐瞒说,“我车子没了,也没有车开,现在跟着几个年轻人在山里来看看,能不能展一下养猪、牛、羊的事情。这不,明儿到望家山去。买些东西看看望家的人,听说望家山的山林旷野,适合养殖业。”他们把买的东西随手放在餐桌上就坐下来,陪同原来的老店主聊天。

    “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只好看不中用。”老店主拿起一瓶白酒说,“就说这酒吧,这瓶酒只有一斤,在我们这里算得上高档酒,能值二十元钱。但是,望家山的望家自己放的纯包谷酒,每放一次就是一百多斤。他们自家酿造的酒可能比这个瓶装酒还要好喝得多,谁稀罕这几瓶白酒呢?你们出了老大的钱,人家还看不上眼里。再说这些饼干之类的糕点,也是老贵的东西,一盒饼干,十多块钱,也不过两斤吧!不如买上二十斤大米背上去,人家还喜欢一些。那高山上不生产大米,就是包谷、红苕、荞麦、豆子之类的作物。你们这几盒饼干可以换四十斤大米背到山上去,又体面又实惠。这是我多嘴了。”

    “说得好。”张黑子连连点头称是,他说,“我们相识了一场,真正感谢你指点迷津。这样吧,我们就着饼干喝几杯薄酒如何?”他边说边拿过白酒,用嘴咬开瓶盖,一连咬开三瓶儿白酒。他递一瓶白酒给老店主,“你我一人一瓶儿。这一瓶酒由三个年青人均分。我们难得相识相知,边喝边聊。”他又打开一盒饼干,“就这样,饼干当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