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六位镇学原本在学堂里吃饭的,由于知道那个小女孩的爷爷是镇长,前去不好面对,就随便转转,没有想到要来到一个酒店里吃饭,心里很难受,没有喝酒。

  “这个俞晓花肯定不能留了。”一位男镇学吃完饭说。

  其他五人都附议,写成文书,准备明天交给镇长。

  清河镇里面的人都知道了镇学到来了,一直在探讨镇学的事情,特别是收取学费之高,饱受争议。

  “一千金币,还不如抢总管处的府库算了。”有人不满地嚷着。

  “什么镇学啊?难道就是为了挣钱?”

  “上古先贤说过,君子固穷,小人贪婪。如此镇学,如何教人忠孝?”

  “我已经认清他们了,孩子不能跟着他们学习。”

  “我家孩子也不读书了。”

  “我家祖上就没有读书,我为什么要忤逆?我也尊崇一耕二读,孩子先种地。”

  “做人是最重要的,读书要请德行高深的人教育。”

  ……

  清河镇学学堂异常冷清,一连几天都没有人去上学,包括宋金玉都忙着出售药材,赚取金币。

  宋家庄距离清河镇还有很远的路,需要来回跑,成人尚需半天时间,孩子们贪玩,就需要一天功夫。很多小孩回到家,就累倒了,休息了多日后,向父母说起学费的事情,立即被父母打住。

  “读书一天一个金币,而且还要一次性交全,一千金币,拼家当也要有啊?我们没有,这书不读了。”这显然是说人家穷,打人家父母的脸,难怪人家父母恼羞成怒了。

  “孩子,不是父母舍不得钱,读书太重要了,可以升官发财,是不是?”

  “是!”孩子脆生生的童音非常悦耳。

  “镇长一年的年薪也只有十个金币,需要多少年才能挣回来?”

  小孩哪里会计算,只能翻着白眼。

  “需要一百年,两辈子都挣不到学费的钱。”

  “镇长都风光了,原来还需要活两辈子才能挣足学费,何况镇长也没有进镇学读书哦,我也不读了。”小孩子想了想后,很深思熟虑地说着,一副幼年老成持重的样子,格外滑稽。

  世道就是这样,充满了滑稽和悲剧,许多人活成笑话,许多人活成苦泪,更有许多人成天泡在蜜罐里哭泣,也有许多人坐在黄连树下唱小曲。

  读书是人族的希望,也是家族的希望,更是国家强制培养人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