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晁补之的话语在屋内不断的回荡,当然了其中最为惹人注意的那一句则是“不成器的大侄子”。

    屋内的众人包括窦太后都不由的扯了扯嘴角,这个自谦,这个牛吹得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只能保持沉默,还有谁家的大侄子能如同晁错一般?

    恐怕唯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可以说这样一句话“我那个不成器的外甥”,两者可以媲美。

    然而淳于缇萦听到晁补之的话语,脸色却是有些难看,倒不是晁补之的话语说的不对,毕竟医者的地位的确不高,而且她痛恨自己无法改变这个现状。

    虽说古代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但那也是北宋范仲淹提出来的,当然了也只是一句话罢了。

    晁补之倒不是故意贬低医者的地位,韩愈在《师说》中的一句话很好的表明了,医者的地位,那就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表述的非常鲜明。

    而颍川晁家正如晁补之所说,乃是钟鸣鼎食之府,怎会容忍家中子弟前去行医?

    窦婴则是诧异的看着晁补之,因为他想不到晁补之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敢和栗姬唱对台戏?虽然有窦太后的支持,但栗姬背后还有景帝,更有庶长子刘荣啊!难道他就不怕日后的清算?

    饿死的邓通,外放的张释之等人就是前车之鉴啊!

    虽有才华,但清高自傲,鼠目寸光,难成大器,这就是窦婴对晁补之的评价。

    想到陶青要在景帝面前举荐他成为刘荣的师傅,所以窦婴感觉自己要做些什么,于是咳咳的清了清嗓子,坐直了身体,刚要说些什么,旁边突然有一人击掌赞道,“好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栗姬你可知错?”

    窦婴视之正是窦太后,挺直的身体顿时又萎了回去,当然了也没忘了又咳嗽了几声,表明自己真的是嗓子有恙。

    在栗姬与窦太后两人之间,窦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当缩头乌龟。

    窦婴一萎,王娡虽然表情严肃,但眼光中的笑意却暴露了她的心声,而薄皇后则是低头沉思着什么。

    至于其他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是在窦太后表明自己的立场的时候。

    此时的栗姬只好把哀求的目光投向了馆陶公主,而她的心中则是把晁补之恨死了。

    被栗姬寄予厚望的馆陶公主此时也无法,她虽得窦太后的喜爱,但她怎么敢和窦太后唱反调?只好是装作不知。

    栗姬无法,低头认错道:“我知错了,请太后责罚!”

    窦太后不满的说道:“你给老身道歉有什么用?你应该给晁郎中道歉!”

    栗姬闻言瞬间抬头眼中露出不可思议之色,她可是景帝的宠妃啊!

    若是她给一个小小的五官郎中道歉,那日后她还有何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