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男男拉手,含情脉脉,那个画面太美,晁补之实在是不想让他存在太久。

    于是他不着痕迹的将手抽出,笑着说道:“张兄何必自谦,兄之才华我自深知,现在只是锥处囊中而已,日后说不准补之还要仰仗张兄呢!”

    张汤苦笑着说道:“晁兄你的说法让汤十分惭愧!”

    贾青闻言一语双关的说道:“官场之上厚积薄发之辈不在少数,今张公子得贵人相助,一帆风顺不在话下,更何况你现在十分的年轻,不如老夫已然白发横生。”

    张汤点头称是,虽然他自视甚高,但没有自大到反驳贾青的意思。

    晁补之接着请两人分别落座,而后三人开始畅谈。

    贾青有意无意的开始考较张汤,毕竟他也是十分想知晓此人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得到晁补之的看重。

    于是贾青组织了一番语言说道:“前天晁大夫因为家国之故,事急从权,犯了一个错误,不知张公子可曾听说过?”

    张汤闻言笑道:“这件事已经被有心人闹的满城风雨,纵然汤想要装聋作哑也无济于事。”

    贾青抚掌笑道:“好,张公子果然快人快语,那依你之见,晁大夫刚如何破局?”

    晁补之听到贾青的话,也停下了煮茶的动作,目光炯炯的看着张汤,显然也是想要听听他的高见。

    张汤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汤乃长安一小吏,私自议论当朝重臣,恐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都是自己人,你且说说,难道你还不放心我们两人不成。”贾青有些不悦的说道。

    晁补之闻言看了贾青一眼,在心中想道,他是不放心你!

    贾青的话说道这个地步,若是张汤在不知好歹,那下一步恐怕就不是翻脸那么简单了。

    张汤未来虽然官至廷尉,执丞相事,但现在仍是一小吏,根本就无法同曾经的御史丞,现在的济南太守贾青相抗衡。

    不过晁补之注意到张汤的眼皮跳了两下,显然是心中有些不满。

    此时的贾青尚且不知道自己得罪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汤可不是什么善茬,而且他的心胸也不宽广,若是贾青日后一旦有事情犯到张汤的手里,那恐怕就呵呵了!

    历史之上河东郡人李文曾与张汤有隔阂,不久担任御史中丞。

    为了泄愤,多次在上奏的文书中寻找对张汤不利的证据,都没有得逞。

    张汤有个心爱的属吏名鲁谒居,知道张汤对李文不满,便指使他人上奏影射李文有图谋不轨的奸邪之事。

    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张汤处理,张汤将李文处以死罪,实际上张汤心里明白此事是鲁谒居所为。

    然而当汉武帝问起这件事说:“变事从迹安起?(告发李文图谋不轨的事是怎么引起的?)”

    张汤假装吃惊的地说:“此殆文故人怨之。(这大概是因李文以前的熟人怨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