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左森是金太打铁作坊旗下的一个管事。

  他的能力不算特别的出彩,但是也不算很差。

  所以金太把旗下金太铁锅的相关事情都交给了他来负责。

  这一块的业务一直都比较稳定,没有特别多的开拓进取的空间。

  但是每个月也能给作坊贡献一些营业额和钱财,所以金太虽然不算特别重视,但是也没有打算放弃。

  毕竟,金太铁锅在他的发家史中,还是起到了毕竟重要的作用的。

  当年正是凭借着大唐第一次的广告营销,金太铁锅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如今的金太铁锅,已经是这个行业里头名气最大的存在。

  当然了,它的价格自然也是不便宜的。

  哪怕是它已经推出了高中低各个档次的铁锅,也都是要比同类的其他铺子要贵上一些。

  不过,这段时间,左森的心情却是非常不错。

  当伙计把今年各个月份的销售相关情况的分析报告提交给他的时候,左森再也坐不住了。

  他直接拿着报告来到了金太的办公室里头。

  “东家,最近的铁锅销售情况非常不错,已经连续两个月创造历史新高了。

  我觉得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在《大唐日报》或者其他报纸上再打一打广告,看看是不是可以再创造一个历史?”

  在来找金太的路上,左森就想好了自己今天应该要说什么。

  虽然之前的他,没有特别大的雄心壮志,但是肯定也是希望自己负责的这块业务能够发展壮大的。

  只不过每个月的销量都稳的像是做出来的数据,让他很是失望。

  哪怕是他在铺子里头搞出了不少的营销措施,效果也不是很大。

  但是这几个月的变化,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毕竟金太铁锅的底蕴很是深厚,要是运作的好的话,单单这一个业务也能在长安城的商圈占据一席之地。

  “铁锅的销量还在上涨?这么奇怪?”

  金太接过左森递过来的报告,快速的浏览了一下。

  整个金太打铁作坊的各个业务,金太都是比较了解的。

  不过他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掌控大局,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把每一块的具体业务给管理起来。

  现在左森跟他说的情况,他之前就没有特别的关注。

  毕竟金太打铁作坊的盘子那么大,哪怕是铁锅的销量增加不少,对于整体的营业额来说,影响也相对有限。

  毕竟,其他的业务,最近也是在不断的发展。

  “我好好的分析了一下,也安排人找各个客人做了一些调查。

  从目前把握的情况来看,铁锅的销量上涨,一方面是跟我们大唐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关系。

  另外一方面就是跟市面上油料的增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后者的影响更加的深远。

  当然了,百姓们收入水平在提高,但是铁锅的售价却是一直都没有上涨,甚至还有所下降。

  这应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既然是过来给金太汇报事情,左森自然不会什么准备都没有做好,就直接在那里随意的报告。

  这对于一个管事来说,是大忌啊。

  毕竟金太每天那么忙,是没有时间天天去听左森汇报事情的。

  现在左森主动去找金太汇报铁锅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那么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呢。

  就像是后世的机关单位里头,一个员工要跟公司老总或者单位老大汇报消息的时候。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有着风险。

  如果你汇报的好,那就会让领导眼前一亮。

  但是如果你汇报的不好,那就变成弄巧成拙了。

  特别是在汇报好消息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方面的影响。

  一不小心,就把好事给搞成了坏事了。

  “除了西域那边我们正在开拓市场,其他海贸的很多订单都是被其他价格更便宜的打铁作坊抢走了。

  而西域那边的订单都是从作坊里头直接走的,没有经过铁锅铺子。

  这么说来,你觉得最近几个月的铁锅销量上涨,是跟市面上油料的增加有很大关系咯?”

  金太稍微想了想,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唐百姓的收入水平,不是今年才增加的。

  这些年百姓的收入一直都在不断增加,但是铁锅的销量并没有一直都在上涨。

  偏偏最近几个月有着明显的上涨的话,显然不应该是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了。

  这么一来,问题的原因基本上就是确定的了。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此之前,炒菜虽然已经出现十几年了。

  伴随着炒菜的出现,铁锅的销量也经历了一个增长时期。

  但是由于炒菜需要使用到油脂,否则做出来的菜还没有炖菜好吃。

  所以这些年铁锅的销量,一直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

  不过从今年开始,市面上不仅有猪油、鲸油灯油脂供百姓们食用。

  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也都陆陆续续的出现。

  至于棉籽油的产量,更是增加了不少。

  这么一来,各种油料的价格自然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特别是辽东道这两年在大力的发展黄豆的种植,大豆油的产量增加的非常快。

  再加上花生油等新式油料的出油率很高,这让很多百姓开始可以承受起油料的消耗了。

  油料丰富了,炒菜自然就会变得明显好吃,连带着铁锅的销量也在增加。”

  左森将自己理解的内容仔细的给说明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说伴随着油料供应的增加,以及新式油料的出现,铁锅的普及率会进一步的提高?”

  金太思考了一下左森汇报的内容,觉得还颇有道理。

  铁锅跟以前的陶锅、铜锅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来炒菜。

  吃过炒菜的人都知道,那个口感是明显不同的。

  并且几乎所有的菜肴,都是可以使用“炒”这个烹饪工艺的。

  所以今后百姓们对铁锅的需求会增加,金太还是认可这个观点的。

  “是的,按照现在不完全统计出来的情况,大唐全国各地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八千万,估计很快就会突破一个亿。

  这里面,有超过一千万户家庭,哪怕是每家每户只要一口铁锅,也是需要一千万口。

  虽然前面十几年,我们一直都在卖铁锅,但是所有的作坊生产的铁锅数量加起来,估计也就一两百万口吧。

  这还没有考虑其中的损耗问题。

  所以我觉得今后铁锅的这个市场,其实也是非常大的。

  正常人家,往往都是需要两到三口铁锅,这就意味着整个大唐就需要两三千万口铁锅。

  如果再考虑到其他番邦属国的需求,这个数量还能翻一番。

  这么一来,铁锅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大的产业来发展呢。

  我们金太打铁作坊哪怕是只占据着其中一两成的份额,也能挣得盆满钵满。”

  左森越说越激动。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自己都被铁锅的前景给吓到了。

  真要是金太打铁作坊的铁锅卖出去个几百万口,那还得了?

  哪怕是这个数量是分成好几年完成的,那也非常可观啊。

  “铁锅的运输,其实没有那么的方便。

  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小的打铁作坊在生产制作铁锅。

  我们除了在关内道的影响大一些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混战的状态。

  如果要扩大铁锅的占有率,那就有必要在其他地方修建打铁作坊,降低铁锅的运输成本。”

  哪怕是这个年代的交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运输仍然还是一个大问题。

  先不说运输途中铁锅破损这些影响,单单昂贵的运输费用,就会让金太铁锅的竞争力大大的下降。

  这显然是金太比较顾虑的地方。

  “东家,我们可以考虑在登州和扬州各修建一个打铁作坊,专门用来生产铁锅。

  登州的作坊可以辐射整个河南道和倭国等海外市场。

  而扬州的打铁作坊可以辐射整个江南道以及出口南洋等地。

  如今从长安城到登州也好,到扬州也好,交通都是非常方便。

  我们在这两个地方修建作坊,沟通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

  从今年开始,作坊城的许多作坊都开始在大唐各地修建分号,降低自己的成本,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我觉得我们金太打铁作坊也有必要这样子做。

  甚至考虑到朝廷新设立了西域省,我们还可以考虑在伊州或者是西洲设立一个分号。

  专门生产一些在西域售卖的产品。

  这么一来,我们只需要把铁锭运输到各个分号之中,运输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左森既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自然也就有相应的一些具体的方案。

  要不然单纯的在那里吹水,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了。

  “既然你觉得这个事情可行,那你就先去各地调查一下,把具体的分号修建方案提交给我。”

  思来想去,金太找不到反对左森的提议的理由。

  所以基本上算是同意了。

  “没问题,东家您放心,最迟明年三月,我就会把这个具体的方案交给您。”

  左森心中大喜。

  自己当了那么多年的小透明,这下终于要翻身了。

  一旦金太打铁作坊在几个地方修建了分号,影响力立马就会大大提升。

  甚至后面还可以考虑把铁锅业务独立出来发展呢。

  ……

  顾家在长安城的地位有点特别。

  按理来说,作为江南道的豪族,他们在长安城的发展一般是比较坎坷的。

  毕竟北方主要还是五姓七望的地盘,他们对于江南世家的防范心还是很重的。

  不过顾家在长安城里却是没有遭到特别大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