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郝家堡土特产收购站的经营愈发火爆。
  随着秋天的临近,山上的榛子熟了,还有各种菌类,松蘑,榛蘑等等,村民们踊跃上山采摘,然后源源不断地送到收购站。王光辉和小雅在直播带货之余,就到收购站检查督导,或指手划脚发号施令,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收购站的几位大姨大妈也真听话,只要是王光辉和小雅说的,她们一律无条件执行,这,也让两个丫头省了不少心。
  与此同时,陈乡长组织的其他村的直播带货,也相继开始了。陈乡长每天不停地往各村打电话,询问经营情况,但是,他得到的回答却总是令他失望。他说啥都没想到,那几个村竟把那事经营得那么惨淡,有的没干几天就不得不倒闭关门,村民们采来的山货等,仍然得车拉肩扛地送往郝家堡。至此,陈乡长不得不承认,光有一腔热血满腔热情,那还差得远,业务能力必须高强才行,而要业务能力高强,除了自身的积极努力外,天赋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村民的说法更具体更直观:人家刘翔跑百米跨栏能跑成世界冠军,你让他陈乡长跑个试试?他就是再刻苦再努力,让他跑八辈子,跑他个腰疼屁股肿,估计他也跑不成世界冠军;人家王光辉歌唱得那么好,当然吸引人了,人家才能把货卖出去呢,你让他陈乡长唱一个试试?唱得跟鬼哭狼嚎似的,把人都吓跑了,他卖什么卖货!这话传到陈乡长耳朵里,气得他一瞪眼:“胡说八道!我唱歌怎么就跟鬼哭狼嚎似的?”说完自己又笑了,“也是啊,咱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当然不行了。”
  王光辉和小雅的天赋显而易见,二人歌舞团的精彩表演,每天都能让她们的粉丝增加,她们得到的打赏就更多,卖出去的货自然就随之而增长。
  可是,货卖多了,除了粉丝们的打赏让王光辉和小雅的收入显著增加外,卖货却没让她们得到多少利润。小雅有些不高兴,对王光辉说:“王姐,咱们整天这么吃苦耐劳的,光为他们服务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压低点收购价格呀?”
  王光辉说:“我看就不了吧。你看啊,这里是咱们的根据地,咱让根据地的人多获益,他们就会更支持我们,就会让我们有更多的货可卖,我们薄利多销,大家利益均等,这多好哇。”
  小雅不知道这种经营理念对不对,但既然老板这么说了,她这个左膀右臂,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还有哇,咱们是耗子拽木锨,大头在后头呢。”王光又加了句。
  小雅笑:“王姐,你这俏皮嗑,都是从哪学的呀?”
  “从老乡那学的呗,他们的嘎咕嗑,可多了。”
  中午,王光辉和小雅照常来到收购站。
  收购站最里边一排案板上摆满了收上来的山货和蔬菜,几名大姨大妈正分门别类地收拾着,见王光辉和小雅过来,她们放下手中的活,同时向王光辉和小雅行着注目礼。
  “中午了,大家还没吃饭呢吧?”王光辉问。
  “不急不急,咱们把这点活干完就吃饭。”大家都这样说。
  没待王光辉再说什么,忽听身后来了一句:“妈,这都啥时候了,你还不回家做饭?”
  王光辉和小雅一回头,见“二条”郝振全阴沉着脸站在那。
  小雅见着郝振全就没好气儿,歪鼻子瞪眼地问:“‘二条’,你来干啥?”
  郝振全同样没好气儿:“这是你家呀?我爱来就来。”
  “不是我家也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小雅顶回一句。
  “我来找我妈,你管得着吗?!”
  王光辉赶紧和稀泥,总算止住了小雅和郝振全的囗水仗。
  “妈,给我点钱,我去买点吃的。”郝振全对妈说,理直气壮的样子。
  “哎,这孩子,总是要钱。”郝振全妈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些纸币,拿出十元递给郝振全。
  “妈,这哪够哇?”郝振全相当不满意,伸手从他妈手中抽出一张五十元的票。
  “你看你这孩子,一顿饭能吃那么多钱呐?”郝振全妈说,无论语气还是表情,都是万般无奈的。
  小雅生气,打抱不平说:“光听说市里有啃老的,哼,原来这农村呀,也有懒汉啃老的哟。”
  “你管不着,这是我家内政。”郝振全毫不礼让。
  “呀,还知道内政呐?都多大了,还靠内政活着,还要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