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段飞将返航途中遭遇毛熊战机等候这一状况跟刑凯一说,刑凯好像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刑凯难得的哈哈笑道:“没事,习惯就好,近几年与毛熊关系缓和,毕竟这里靠近对方领空,我以前带飞经常遇到他们,算得上是老熟人了,怎么,你没通过公共频道跟人家打个招呼吗?”

    段飞听闻此言,若有所思,开口道:“没有,就是离得太远了,没能仔细看清对方战机型号,不过感觉机动非常灵活。”

    “知道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吗?”点点头,刑凯出声问道。

    “知道!眼镜蛇机动是著名的过失速机动动作。

    6月在巴黎航展上,前苏联著名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镜蛇机动,震惊全场,因此这一机动动作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机动过程中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平飞状态,然后推杆压机头,再恢复到原来水平状态。

    机动时飞机进入的速度约为425公里/小时,飞机以超过148公里/小时的速率减速,然后减速到110公里/小时,这个动作仅使飞机承受35~4g的过载,在整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做这个机动的时候战机飞行姿态像一只昂着脖子的眼镜蛇,所以这个机动因此又叫眼镜蛇机动。”

    将眼镜蛇机动向刑凯介绍后段飞继续开口:“据说当时苏霍伊设计局实验s-27失速情况下大仰角的极限时,毛熊王牌飞行员普加乔夫在危急情况下转危为安。

    在飞行试验中,s-27在15km高空失速状态下急速下降,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大惊失色,命令普加乔夫放弃战机弹射逃生,但普加乔夫镇定自若,继续留守并在距离地面800m的时候奇迹般地启动了发动机,并且将战机改成平飞。

    在他的操控下,急速跃升的机头不断上扬,并达到了120°的大迎角,高高扬起的机头,就像一只眼镜蛇,从而诞生了惊世骇俗的“眼镜蛇机动动作”。

    普加乔夫能够完成这一动作得益于s—27战机的优良气动布局,飞行员在完成这一动作时,要在克服超强过载压力的同时,从仰角30°到仰角120°,都必须控制飞机保持平衡,避免进入尾旋等失速状态。”

    刑凯听完段飞的介绍缓缓点头:“知道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个问题吗?”

    “呃,那架战机不会是有着巴伦支海手术刀称号的s-27吧?”

    说完段飞都感觉有点难以置信,目瞪口呆,他居然跟大名鼎鼎的空中美男子擦空而过。

    “没错,确实是s-27,不过是其系列的最新型号s-27sk超音速战机。我国部分战机都是在s-27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

    点头笑笑,刑凯似乎也对号称空中美男子的s-27充满了怀念。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的一架p-3b反潜巡逻机正抵近侦察苏联沿海目标。

    此时一架苏联新型战机突然出现在p-3b后方,它的外形就好像一只天鹅,和当时mg-23和s-24两款截击机完全不同。

    而且更令挪威空军惊讶的是,这款战机有很强的机动性,飞行方式和直来直去的mg-23完全不同。

    当时这款战机一个翻滚从p-3b上方移动到下方,高速掠过时,它的尾翼刚好刮蹭到p-3b反潜机的右侧螺旋桨,螺旋桨叶片飞出击中机身,导致p-3b内舱压力突然升高,飞机急速下坠,一分钟飞行高度下跌3000多米,在即将坠海之际找平返航。

    此次事故不但让挪威空军心有余悸,也让西方见识到了苏联空军的厉害。

    而这款被称作“巴伦支海手术刀”的战机,就是日后震惊西方的s-27战斗机,这款战机真是一战成名。

    直到今天,s-27对我国的j-20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今天它的时代已经谢幕,许多后辈层出不穷,或许它们相比起s-27来更加的先进。

    但是在三代机伊始的时候,s-27始终都是标杆般的存在,也正是它为未来的战机开发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现在的战机被设计的越来越漂亮,或多或少都和s-27有一点关系,有了颜值别人才会关注你。

    相信每一位飞行员都希望自己驾驶的战机帅气炫酷,当时的苏-27正是以前那些高矮胖瘦战机中的美男子,而如今经过岁月的流失,这位美男子也渐渐地日薄西山了,但是他的光辉永远都被定格在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

    “咚咚咚!”

    正在两人陷入对“老兵”怀念之中,办公室门响了。

    “请进!”被打断沉思,刑凯出声开口。一旁的段飞也立身站定看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