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28章

    事情有点严重,若是生病了,一个不注意就会病死人。

    食月皱了皱眉:“我手里头有点银钱,村医住哪儿?我去将人请过来看看。”

    老爷子脸色很不好:“咱村里最后一个村医,上个月病逝了。”

    医者不自医,任何人的生命在阎王爷面前,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食月沉吟片刻:“我先去看看妙妙。”

    之所以能及时知道妙妙晕倒了,还得归功于妙妙家里原先养的大黄狗。自从几年前家里唯一的男人被征为漕军后,妙妙的母亲便从别处抱来了一只小奶狗,想着她和妙妙孤儿寡母的,养只狗傍身会安心一点。

    刚刚便是那只小时候叫“小黄”,现在叫“大黄”的大黄狗狂奔过来,扯着老爷子的衣袖带他去看妙妙,他这才知道妙妙在家中晕倒了。

    食月和老爷子赶到妙妙家中,妙妙还维持着昏倒时的姿势,老爷子以前没见过这种病症,不敢随意乱动,怕自己乱来反而加重了病情。

    他们过来时,也沿途喊了许多村里的乡亲,陆陆续续有人过来妙妙家,看看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能不能帮上忙。

    妙妙是在养蚕的屋子晕倒的,脸色和身体毫无异状,呼吸缓缓起伏,像睡着了一般,但怎么叫都叫不醒。

    有乡亲不信邪,回家拿了铜锣来在妙妙耳边敲,也没能把人唤醒。

    食月也蹙眉沉思,想不出个所以然。

    妙妙的情况,和她以往遇到过的都不一样。

    正在迷惘间,忽然听到一个刚哄了孩子睡,匆匆赶过来的嫂子说:“妙妙这模样,和她那娘一模一样啊。”

    难道这昏病还能人传人?

    在场众人悚然一惊,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尤其打铜锣的那个,离妙妙最近,连连后退了几步,接连踩到了几个人的脚趾,被骂了好几句。

    食月看向那嫂子:“有何相同之处。”

    孙嫂子虽怕,但也同情妙妙家,便解释说:“那时我发现妙妙她娘时,人已经断了气,我不敢多看。不过就是那不经意的一眼,让我很清楚地记得她食指上有一粒朱红色的痣,原先我以为是做针线活留下来的,但现在看到妙妙的食指上也有一粒一模一样的红痣,我便觉得奇怪了。”

    有人提出疑问:“问题会不会就是出在这红痣上?”

    食月一直找不到头绪的脑海忽然被灵光霹了一道,她几步上前,一边拿了根稍长的木棍,在吃着桑叶的蚕中不停翻找,一边问孙嫂子:“之前发现妙妙她娘的地方是在哪里?”

    孙嫂子老老实实地回答:“在睡觉的屋子里,那时手里还抓着做刺绣的物什。”

    “找到凶手了。”食月忽然说,用手中的木棍挑起一只正在嚼食桑叶的胖蚕,浑身上下白白胖胖的一条虫,和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它。”

    众人的脑门上浮出疑问。

    食月解释道:“传说有一种蚕,体型比别的蚕大上一倍,叫冰丝蚕,身体透明如水晶,牙齿中含有天下至毒。”

    有人提出质疑:“可是它看起来也没大多少啊?”

    “那是因为它还没长大。”食月用木棍拨弄了一下胖蚕的身体,将它翻了个身,“冰丝蚕之所以叫冰丝,是因为腹部有一根细细的白线,随着冰丝蚕长大成熟,白线会渐渐褪掉,身体也会变透明。”

    众人定睛一看,果然在胖蚕的腹部看到了一根极细的白线,若是不仔细去看,很容易就会忽略掉。

    “这条冰丝蚕还只是个蚕宝宝,毒素较少,否则妙妙就不是昏倒那么简单了。如果是被成年冰丝蚕咬上一口,必定当场毙命。”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身子。

    谁又能想到,在农家这么常见的蚕,都能带有剧毒?

    既然知道缘由了,两个妇人便合力把昏迷中的妙妙抱到了蚕房的榻上。

    孙嫂子问:“那妙妙她娘……怎的就死了呢?”

    食月翻找了一遍所有桑蚕,闻言说道:“目前只发现了一只幼年冰丝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她在看顾蚕房时,经常被这只幼年冰丝蚕咬伤,毒素累积在体内,到了一定时间便毒发身亡。第二种是——”

    她抬眸看向众人:“她在发现这只冰丝蚕的地方,也被其他的冰丝蚕咬过了。”

    食月问:“你们知道她前些日子去过哪里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

    孙嫂子迟疑地说:“妙妙她娘有时候会去后山采蘑菇和野菜……”

    有个妇人想起来:“出事前一天,刚好下过一场雨,妙妙她娘可能就是那天出去的。”

    又有个妇人说:“我记得下雨那天下午……妙妙她娘还让妙妙给我家送了点蘑菇,我当晚便做了道小鸡炖蘑菇吃。”

    他们去翻看屋里的器具,在一个竹篓里的铁铲上发现了一些新鲜的泥。妙妙的娘才去了三日,这泥应当就是最后一次去山里时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