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人生在世耳闻目见以及所触及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上一次你看见的那个身材窈窕的年龄女郎,这一次却变成了身材臃肿、一脸横肉的中年妇女。上一次她说话总是透着一股温柔劲儿,这一次她说话三句不离家长里短。上一次她无论说什么你都是欢喜的,这一次她不用张口你就已经深感厌恶了。不光你眼中的她变了,她眼中的你也变了。曾经你像是一株鲜草,翠绿翠绿就像是用清水冲洗过的翡翠。如今的你看上去像是一株老藤,要不在阳光下被晒的干巴巴的,要不浸泡在水里已经腐烂,散发着浓烈的臭味。对于修道的人来说,动静是很难把握的。不恰当的动,会让心底的沉渣泛起,整个人昏头昏脑,不恰当的静,让人在腐烂发臭之后被招来了数不尽的蚊虫和苍蝇,最后长满了令人作呕的蛆。

    人的心应该住在当下,住在眼前,这样才有利于修行。你想让自己的心住到未来,可过去和未来都是人的主观所呈现出来的,只有当下你才住在客观,住在天人合一的天里面。林南一在清园有的比较近的人当中有一位何桑,在林桑的印象中,何桑是一个非常暴躁的人,攻击性非常强。而林南一从小没有受过多少礼仪方面的教育,所以跟人接触的时候,常常没办法准确的拿捏人际关系的尺寸。因为这个缘故,与何桑发生过冲突,因为何桑在一次次的斗殴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他成了一个霸王式的人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若干年后,他居然成了一位虔诚的中医爱好者。

    在现实世界,清园是一个专科院校,到了另一个时空,它成了顶级大学。何桑虽然后来的变化给人一种惊天巨变的感觉,实际上很早就有铺垫。至于这铺垫做到了何种程度,就不得而知了。这一天何桑来到了唯一禅茶厅,三盏茶下肚,何桑的话匣子渐渐打开了,林南一于是说:“何桑,你听说过一位姓徐的神医没有?”何桑说:“你是在自媒体上看的,假如一个人成了神医,他肯定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病理上,如果他有大把的时间在网上耕耘,那末可以肯定,他并非神医,而是一个骗子。”林南一说:“如果给你一个介绍中医的机会,你要从何处说起呢?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人讲述中医,一个小时的时间,至少四分之三都在讲哲学,然后就是讲风水、修道。唯独对病理避而不谈,你说这像是一种医学吗?”

    何桑说:“如果要学习中医,就要了解中医思考问题的方式,泛讲作为开始没有什么大问题,可如果从头到尾都说这个,就不合适了。”林南一说:“风水、修道,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何桑说:“道,百姓日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风水、修道,看起来神秘兮兮,其实这些东西在形成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反复的论证和总结。只不过后学只知道使用它,不怎么重视它的原理。所有若干年后,原理失传了,方法论还是在不断被简化之后得以延续。”

    林南一说:“你的观点的确有除魅的效果,中医虽然包裹了很多神秘的东西,骨子里还是科学。”何桑说:“比如某人有祖传的药方,能治某一种疾病,这个方子就是他的立身之本。可他只知道这个方子能治什么病,并不知道它为什么能治这种病,因为他并不是真正开方子的那个人。他的祖先为了医治这种病可能付出了多年心血,终于想到了治疗的办法。因此开这个药方的人,一定能够科学严谨的分析病理,做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林南一捧着茶盏,说:“何桑真是真正懂得中医的人,你觉得中医科学化是否可行?”何桑说:“我的观点是这样的,中医就像是传统木制榫卯结构建筑物,你以为水泥制的高楼大厦是科学的产物,木质榫卯结构的建筑物就不是科学的产物吗?这样的质疑可能会让一些人的认知发生一定程度的错乱。古中国在科学领域的成就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关于它的一切就不能与科学沾边呢?反过来,那些为榫卯结构建筑物进行辩护的人,不要总是泛泛而谈,而应该深入研究榫卯结构建筑物的原理。现在用这样的方法研究中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古人留下的都是一些放眼,关于病理的论述是非常少见的。”

    徐神医是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位网红,这位先生面色红润,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他什么都聊,说《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说男女应该分校,说看风水不看山川形制,而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感,这几乎就是一种特异功能了。说一位老太太每天晚上都要变化家具摆放的位置,这样他才能睡得着。要说风水会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多少应该会。要说每天晚上都变化家具摆放的位置,他需要的可能不是重新摆放家具,而是需要去接受心理治疗。林南一说:“有一位女士进入药品行业之后听到一句震撼人心的话,好的药品未必是好的商品。这话的潜台词非常可怕,这意味着什么呢?一种药如果是好的商品,它肯定不能药到病除,而是要不断的吃下去。”

    徐神医是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林南一自称无从推测,但他知道张真人与他有些交往。这位张真人也频繁的在社交账号献身,说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修道,走路就非常快。其实背后的道理只要一揭示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一个人如果住在山里,所有物资都要自己往山上挑,长此以往,必然爬山如履平地,要是平地,他更不要飞起来了?所以走路快不是因为修道,而是因为在山里讨生活,猴子跑的比你快多了,难道是因为他修道吗?有一位李真人曾经说过,某位道长腋下夹着两个簸箕,走路比高铁还要快,你信吗?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