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杨辰溪用力点头,道:“那我们开始吧。”

    说着,杨辰溪在床上盘腿打坐,闭目冥思。

    “修真之道,初始的基本功就是炼气,我就教你从炼气开始。”

    云幽站在窗前,望着闭目冥思的杨辰溪,道:“道之始,源于气,势形千变万化,你初学乍道,不可操之过急,先静下你的所有心思,不要有任何想法。”

    “气,行于五脉,流聚于丹田之间,需心若止水,不可有任何思绪,精、气、神,结合为一,行走于脉络之间,后而汇聚于丹田。”

    云幽在一旁轻声解释道。

    杨辰溪闭目冥思,按照云幽所说的话来做,起先,运了半天力,体内一点变化都没有,只有偶尔一次,身体有所异动,令他有些惊喜,但结果却是放了个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屁出来。

    云幽再也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不急也不要气馁,继续。”

    云幽在一旁笑道:“你可以把自己想象着置身于某个优美的环境之中来试试看。”

    “尝试着想象某个优美的环境……”

    某人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尝试着……

    一座座气势磅礴绵延的山峰,平静的湖水,茂密的丛林,他站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心里也像这湖水一样,平静的没有一点想法。

    同时,他的身体也有了变化,衣襟无风自飘,周身有一丝丝白气散发出来,缭绕着他,反正就是凝而不散,体内,一股冰凉和温暖的气息在他全身的经脉之中上下流窜,相互碰撞。

    耳边,突然响起了奇怪的声音,就像有人在他耳边轻轻的念着古老而神秘的话语,更是是一种咒语。

    仿佛,不可抗拒。

    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深深融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修炼之人,静坐之下,放开心念禁制诸般烦恼,引天地灵气入体行大周天运转,借此与天地一息,进而感悟天地造化。若能引入灵气在体内连行三十六大周天,则自身经脉已然稳固,可修炼更高境界。

    这种修习法门,是修道之人数千年来千锤百炼之法,没有任何的差错疑义。

    修真者中以修道之士居多,但修炼的根本都归根结地的离不开一个“道”字。

    道者,以修身养性为主,万法皆有道,而道又源于自然,万物相生也相克。

    还有说法:万物之道,划分为阴、阳两种,阴阳结合,化为太极。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道教则源于道家思想,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取于道德经)

    而杨辰溪此刻修习的法门就是以道为主,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去探索和体会自然的奥妙精深之处。

    蓬莱仙府的道法博大精深,其威力更是无穷,修行之人除了修习这无上术法的同时,也在修身,这也正是道家最精深而奥妙的根源所在。

    “呼”

    杨辰溪一声轻咤,同时,七窍毛孔张开,以吸取这周围大地的灵气而融于自身来修习炼气。

    他一身天蓝衣服,不知为何突然间鼓涨起来,显得有些滑稽,而他的周身却突然有劲风吹来,就像一双手从下面托住了他,硬是把他托了起来,然后,又把他轻轻放下,之后就没有什么动静。

    说来也奇怪,这厢房之内虽然偶尔有风从窗外吹了进来,但也不至于能把一个人高高的吹了起来。

    这个现象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

    半晌,杨辰溪缓缓张开双眼,深深的呼了口气,顿时心生清明的感觉,就像沉沉的睡了一觉,十分的舒服,精力也变得相当充沛,这让他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

    云幽惊喜万分,微笑道:“很好,辰溪师弟,恭喜你已经领悟了炼气的法门,但你每日要勤心修习,不能有一丝的懈怠,知道了吗?”

    “知道了,师姐。”

    杨辰溪点头了点头,问道:“那我接下来可以修习其他法门了吗?”

    云幽摇了摇头,笑道:“还不能,你初学乍道,才刚刚掌握了炼气的法门,还不是太熟练,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也只是白费力气,你明白吗?”

    杨辰溪忍不住问道:“那要什么时候,我才能修习其他法门?”

    “等你彻底的掌握了炼气,那时我就会教你下面的法门。”

    “什么才叫彻底掌握?”

    “运用自如。”

    云幽笑道:“不急,慢慢来,以辰溪师弟你的聪明才智,我相信三个月后你就能彻底的掌握了炼气的诀窍。”

    杨辰溪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时在心里反复的默念着:“我一定可以的,一定可以……”

    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