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猴山上的石椅上,猴王睁开了双眼,先是迷茫,很快恢复了清明,猴王看向对面,孟玉的身体躺在那里,猴王嘿嘿一笑,走向孟玉。

    来到孟玉身边,猴王拿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的一面很光滑,能当镜子照,镜面里有一个人影,仔细一看正是孟玉,此时孟玉正睁着眼睛,双目无神,直勾勾的盯着上方,身体上的刀柄被红色铁链缠绕,孟玉被钉在那里动弹不得。

    猴王抓起孟玉的身体,走到石椅旁边,把孟玉的身体连同石头一同放在石椅上,双手掐诀,嘴中念念有词,念叨了片刻,猴王两手并拢指向孟玉,孟玉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猴王又划破手掌,鲜血喷在孟玉身上,孟玉身上金光一闪,就变成了猴王的模样。

    猴王看了看孟玉,点了点头,确认没什么异常,转身走了。只留下孟玉变做的猴王呆坐在石椅上。

    猴王来到山下,身边簇拥着一大群猴子,猴王回头看了看猴子们,说道“你们都是跟我南征北战多年的亲信,就不要陪我冒险了,我攒点儿家底不容易。”

    其中一只筑基中期的猴子,一时间热泪盈眶,说道“大王,您终于想起我们是谁了吗?”

    猴王点了点头,一时间众猴欢呼雀跃,猴王任由猴子们欢叫,等了一会儿,说道“我要冲开封印,离开这里,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们要看好山上的那个人,知道吗?”

    众猴称是,猴王点了点头,转身喊了一声“吾去也。”就不见了踪影,之后猴山上空就出现了一个金色的罩子,一道金光轻而易举的冲开封印向远处飞去,那金光,就是猴王。

    原地的猴子们你往我,我望你,不知该干什么,还是刚才那只筑基中期猴子说道“都该干嘛干嘛去,留两个人看着那个人,别出什么意外,大王冲开了封印,一会儿肯定会有人过来,都小心一点儿,别露出马脚。”

    众猴称是,纷纷散去。

    筑基中期的猴子聚在一起,为首的那个说道“看大王刚才的样子,明显是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他出去干什么?”

    另一只说道“管他呢?大王怎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第三只猴子看了看身边的几只猴子,叹了口气,说道“大王身边就剩咱们几个了,那些小家伙难堪大用,这可如何是好。”

    第一只猴子说道“想那么多干什么,我们只管跟着大王,他上哪咱们去哪,就算是死咱也不皱一下眉头。”

    众猴一起撇撇嘴,一只猴子说道“关键是大王并没有完全恢复记忆,想来是和那个人战斗所致,我们到底是去是留?这是个问题,大王的力量并没有恢复,不然完全可以做到不惊动阵法直接离开。”

    闻言众猴一起叹了口气,气氛一时有些沉闷。有一只猴子耐不住寂寞,说道“老大,你是最早跟随大王的,你给我们讲讲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吧!”

    他嘴中的老大正是一开始和猴王说话的筑基中期猴子,猴老大想了想,说道“如此也好,咱们边走边说。”

    相传,妖族十万大山中有两座小山,是猴族领地,一名花山,一名果山,合称花果山,当年妖族进入十万大山,猴族人不多,需要的地盘也不大,在加上当时的猴王孙悟空战力无双,一根棍子挑遍天下群雄,其他部族忌惮者有之,赞赏者有之,种种原因之下猴族领地就变成了花果山。

    再强大的人也有寿终正寝的时候,孙悟空死后,猴族的天赋神通“火眼金睛”就被一分为二,花山猴族继承“火眼”,果山为“金睛”,猴族神通是整个妖族为数不多的传承神通。

    不知是谁发现杀死对方能够补全自己的神通,成就“火眼金睛”的无上威力,于是花山和果山之间的争斗开始了。

    第二代至强猴王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他既没有“火眼”,也没有“金睛”,凭的,是他手中的一根长棍,棍子只是普通的棍子,关键在于这只猴子领悟了孙悟空武学的精髓。两座山之间的斗争在这位猴王的铁腕之下平息了。之后猴族人不再拘泥于天赋神通,更多的猴子选择了探索武道之路,或许是上天注定的,猴族大部分人都对棍子情有独钟,他们也确实能发挥棍子的巨大威力。

    花果山平静了很长时间,一直到第三代猴王,这只猴子也很强,却不甘心孙悟空“一代遗泽,三代而终”的预言成为现实,于是他选择把猴族青壮送往天罡大陆各地,让这些猴族之间相互竞争,每年考核一次,一直到第三代死亡,第四代的合适人选出现。

    第三代猴王定制的规则很严苛,竞争很是残酷,猴族因此人数越来越少,虽然猴族单体战力惊人,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直到现在任谁都能欺辱一下猴族人,猴族的棍法天下无双,可是最强战力也只是相当于初入元神期,在这种情况下猴族过了很长时间。

    一直到某一年,具体是哪一年无人知道,猴族出现了两只猴子,这是两只很普通的猴子,一只火眼,一只金睛,两猴相互竞争,约定出外历练,百年之后回来挑战猴族的猴王选拔,最后输者贡献出自己的天赋神通,也就是自杀。

    对于这种情况,猴族是鼓励的,整个族群族人虽然不多,但是却也不愿意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有猴子愿意挑战猴王选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于是两只猴子离开了,平静的一百年很快过去,百年之后两只猴子如约归来,这时猴族正在遭受灭顶之灾,两只猴子以救世主的姿态降临,打退了外族的侵略,两只猴子在一处僻静的山谷决战。

    结果是果山猴子成功了,但是他的金睛并没有进化为“火眼金睛”,众猴奇怪,但是胜利者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指指身后的山谷让两只猴子进去把失败者拖出来,火焰失去了意识,众猴很奇怪,因为火焰失去了他的天赋神通,金睛猴王下了命令,把失败者关进猴族禁地,也就是花山果山之间的山谷,那里常年不见天日,猴王的意思就是让他自生自灭,对此猴族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疑惑,直接就照做了。

    猴族的历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猴老大讲完,其他猴子唏嘘不已,他们并不是花果山上的猴子,是其他族群,陆续聚集在猴王的身边。

    猴老大讲完,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大王在我看来并不输于花果山现在的猴王,你说为什么会失败呢?而且连脑子都坏了?”

    众猴大惊,其中一个说道“老大,你的意思是咱们大王就是那只火眼?”

    猴老大点点头,说道“我当年还只是一只小猴子,看不明白这些,我后来听说猴族依附到了鹰族身边,你知道鹰族里有一个族群喜欢吃猴子,花果山的猴子们四散奔逃,猴族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不过这些都和咱们没关系,咱们只要照顾好大王就行了,毕竟大王的脑子刚好一点,别再让他受什么刺激了。”

    一只猴子说道“真是难以置信啊,咱们大王竟然是猴王的候选者,虽然失败了,但是为什么给我前途一片光明的感觉?”

    猴老大说道“咱们大王的力量被封,记忆残缺,我就怕大王一时冲动,会去花果山找那只猴子,大王现在不是那只猴子的对手,这可如何是好?”

    众猴齐齐叹了口气,一只猴子说道“咱们这么干等不是办法,要不解开封印咱们离开这儿吧?”

    猴老大摇头,说道“不妥,大王如果回来找不到咱们怎么办?而且咱们是妖族,在人族的领地是要被追杀的,我觉得咱们唯有在这里等待大王归来才好。”

    众猴想了想,沉默片刻就四散离开了,猴老大走到山顶,看到孟玉变做的猴王,摇了摇头,卧在石椅旁边休息。

    孟玉现在脑子很乱,他不明白,他有很多想不明白,他不明白猴王为什么要设计害他,明明两人之间无冤无仇,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喜欢?”

    孟玉想到了初到猴山的时候,猴王并没有表露出恨不得杀他而后快的信息,之后也只是不断地戏耍他,直到后来猴王发现孟玉悟性高绝,无论什么看一遍就能明白几分之后,猴王就开始布置了,引着孟玉一步一步的往坑里走。

    孟玉仔细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对于自己的记忆力孟玉真是又爱又恨,孟玉找到了很多的细节,看到孟玉模仿猴王的棍法的时候,猴王会表露出迷茫,然后清醒,再迷茫再清醒,反复了几次之后猴王就开始使坏了,孟玉当时忙着抵挡猴王的进攻,虽然看在眼里不过也只是抱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心态。

    之后孟玉被猴王困住,孟玉仔细回想猴王跟他说过的话,发现猴王好像并不高兴,那笑声孟玉听着很是渗人,孟玉虽说呆滞了很长时间,但是该听到的还是全部都记住了。

    孟玉知道他又发现了什么隐秘,想想自己的运气,孟玉也只能苦笑,本以为进了剑宗就没那么多事了,没想到运气这东西就是这么强大。

    为今之计就是赶快脱困,既然那猴王没杀他,就说明他还有用处,孟玉还躺在幻境之中,身上的长刀发出阵阵轻吟,孟玉努力的想要让长刀起来,却发现长刀刀柄上面的锁链很是结实,根本上挣脱不开。

    孟玉躺在地上数着数,数数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就是闲着无聊打发时间,可是数着数着孟玉又发现了问题,按理说孟玉全身都被猴王的什么“五劳阵”封住了,可是孟玉的心并不是他本来的心,怎么也会被封住?

    孟玉想要联系咒魂,无奈他的神识无法离开脑袋,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想想真是煎熬啊。

    孟玉尝试着联系自己的身体,他记得咒魂还是王鼠说过神魂和肉体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两者并不能直接用意识交流,却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感应传达一些简单的信息,例如“过来,回去”之类的。孟玉就是希望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沟通身体,这样或许能够找到咒魂他们。

    孟玉不知道幻境能不能隔绝肉体和神魂的联系,但是现在情况很是危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孟玉尝试着联系,却发现神识无法离体,孟玉哀叹一声“难道真的没救了吗?”孟玉想要大喊大叫,以此来发泄心中的烦闷。

    五劳阵的功效很是强大,至少到现在孟玉也找不到半点脱困的方法,孟玉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给自己找点事做,他的神魂之中那件似棍似刀的奇兵就是他首先要解决的。

    孟玉的神识被困在体内,确切的说是被封在神魂之中,孟玉闭上眼就会看道他的神魂中的东西,孟玉刚开始进入幻境的时候还在奇怪,为什么他的身体这么真实,受到攻击之后并不是消散重新凝聚,而是会流血疼痛,原来是直接摄取他的神魂进入这个幻境,或者说这并不是一个幻境,而是一个宝物,没准是猴王的法器也说不定。

    孟玉忽然想起他的身体内还有一个魂体,那是他的第二分魂,孟玉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法器没有把第二分魂也摄取进来,不过想想这样也好,也许第二分魂正在想办法救他也说不定。

    孟玉还是有一些乐观了,孟玉的身体被猴王用法宝镇压,第二分魂挣脱不开那石头法宝的束缚之力,自身难保。

    孟玉身在法宝空间之中,忽然发现这空间之内虽然不大但是灵气充裕,刚好用来修炼,孟玉没办法摆出五心朝天的姿势,也只能将就了,灵气进入了孟玉的体内,孟玉刚想凝聚灵气,却发现灵气不受自己的控制,那些灵气全部被孟玉的五脏吸收,进而强化孟玉身上的锁链。

    孟玉一时有些傻眼了,没想到啊,实在是没想到,孟玉就说这阵法不是那么好破的,没想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用在这上面竟然是这么强悍。

    万分无奈,孟玉闭上眼睛,专心对付脑海之中的那件奇兵,孟玉知道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探索一下这件奇兵有没有自己还不知道的用出,

    孟玉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天无绝人之路。”既然孟玉能凝聚出这件似刀似棍的怪兵器,那这兵器就一定有他的用处,没有那样东西是天生没用的,只是还没有找到使用它的方法。

    孟玉现在就是需要探索一下,奇兵,因为少见才叫奇兵,因为使用难度大所以才少见,孟玉很愿意相信自己努力凝聚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有大用处,尽管他样子古怪。

    孟玉在脑中整理有关与猴王战斗所得到的感悟,仔细品味猴王的武道,孟玉才不会相信人的风格真的可以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是人都会有习惯,没有习惯的根本不是人。

    每一次回忆猴王的棍法都会忍不住赞叹一声,初看真的感觉其中有千万种变化,仔细一看好像是很多,可是万种也就顶天了,再仔细一看却发现只有四种,就是普通的点,挑,扫,劈,可是就是这简单的四种招式却演化出了千万种变化,孟玉在感叹武学一道的精妙之余,也在慨叹猴王的强大,称之为大师也不为过。

    孟玉在脑海中构想这件奇兵的使用方法,这件奇兵很怪异,整体看上去是一柄长刀,但是这把长刀的刀柄却比刀身还长,孟玉见过那些长兵器中的大刀,但是没见多他这样的,那些大刀身为马上兵器,不但是长,而且很重,这样利于劈砍,孟玉的长刀就是唐刀和长棍的结合,比一般的马上大刀还长一些,这样的兵器能干什么,除了平原之上还有点用,到了山林里那不就是鸡肋嘛?而且刀身狭窄,虽然锋利可是没有力量光锋利有什么用?

    孟玉比了比,发现单是这件兵器就有一个半他那么长,这样让他怎么用?兵器又不是越长越好,这样长的兵器除了马战难道只能当摆设?

    孟玉看了看胸前的长刀,又看了看脑袋中的兵器,,叹了口气。

    随着孟玉的整理,他对于棍法的理解也在加深,脑海中的奇兵属于长棍的那一部分正在凝实,那一部分就是刀柄的部分,孟玉没想那么多,在他看来他需要先解决脑袋中的问题,然后才能思考怎么样脱困,这样有理有序不至于忘事儿,如果出现遗漏也能理顺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