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从宴殿出来,众人带着各自的心思,四散离开。

    瑧华去了奉先殿祭拜,沐熹得空先把致宁安顿好,才有时间与芳晓说话。沐熹坐在梳妆镜前,一边褪簪一边问道,“确定吗?都瞧仔细了?”

    “娘子放心,都仔仔细细地看清了。”芳晓服侍沐熹梳洗,边说,“缪才人一直死死地盯着陛下与娘子,一动不动,像是被人施咒了一样。而后又一直与皇后对视,好像她俩的眼神能说话似的。”

    沐熹冷哼了一声,道,“既然她已选择了路,就不能怪我不顾昔日那丁点情分,和陛下的颜面了。明日母亲与嫂嫂都会入宫来贺岁,待会儿我写张签子,你帮我寻个锦囊装了,明日瞅着机会,交给母亲。”

    “是,娘子。”

    沐熹洗漱完毕,散着发,着寝衣,在烛火下细细地写签子。写完后,放入了芳晓寻来的一个精致锦囊里。

    看着芳晓将锦囊放进袖中,沐熹这才觉得累了,上榻安置。

    …… ……

    第二日清晨,各府皇亲国戚家的女眷都入宫贺新岁,先去了太后的宁安殿,只是太后依旧不见,所以众人都只能在殿外磕个头,道句万福,便离开。而后,女眷们又到了皇后的椒房殿,最后,苗夫人才携着姜黎来到了沐熹这儿。

    如往年一样,苗夫人与姜黎先给沐熹和致宁行大礼,而后沐熹领着致宁再与苗夫人姜黎行礼拜年。闲话家常了一个多时辰,沐熹才送二人离开。芳晓将锦囊放入送于礼品中,特意提醒了苗夫人的仆妇,仆妇点头应下。

    沐熹站在殿门口,笑着送母亲与姜黎离开。

    苗夫人与姜黎回到家中后,便亲自安排所有礼品入库。姜黎虽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自请先行离开。

    那枚锦囊很快便被送到了清士的书房。

    大年初一,清士与李训言梁行刚从魏王府拜年归来,便看见等着的仆妇。仆妇说明来意,奉上锦囊,便告退。

    书房内,清士与李梁二人一道看了签子,看毕,便着火烧了。

    清士叹了口气,李训言也道,“近些日子,还真是忙碌呢。这又来了一件,还是大事。”

    梁行随道,“陛下的意思,还是要等,可却赶不及白氏的动作快。”

    清士坐于书案前,将二人招到跟前,道,“这件事,我们于陛下面前无法挑破,毕竟这签子上所说的,都是猜测,我们能做的,只有防备。”

    “请郎君吩咐。”

    “你们二人将此消息传于与我们相熟的御史,但凡哪一日白氏一方有人提出立储君,便搅合进去。立长,有楚王,立贤,有吴王秦王,论谁,都轮不到那个路都还走不稳的蜀王。三位皇子他们随意提议其中一位,即可单打独斗,又可三两附会。不需要他们最终将秦王扶植上位,这一回,我们只求一个‘没有定论’,以让陛下与我们都糊弄过这回。”

    李梁二人点头称是。李训言又道,“是否要告知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