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天下午,在海安市广堎区汉南道45号一座施工作坊里发生一起骇然的杀人案。

    警方再接到报案后赶赴现场,由于陈建峰去了省公安厅进行为期三月的培训。

    所以此次带队过去的是李博,同时陈建凡也跟着一起过去了。

    他作为犯罪心理研究师,要侧重描写出杀人者的心里描述,同时他已入职刑警队,成为刑警队副队长。

    为什是副队长,本就是警务人员,又多次参与破获重大要案,有市长与陈建峰的担保,果真成了副队长。

    来到现场,警方已经将现场已经包围,穿过警戒线,陈建凡和李博来到作坊内,陈建凡看见一旁的民警在询问着一个人。

    他走了过去,就听那个人说:“自己本来是来这个私人作坊取东西,谁知道我来的时候,这里大门上锁,我打电话也没有接,我就透过破碎的窗户看到一个人死到了那里,我就立马打了报警电话。”

    陈建凡环顾了四周看了看,发现这个作坊真的是密闭空间,除了大门一个出口就再无其他出口。再结合报案者所说,死者死于这个密闭空间里,那么这就是一桩密室杀人案了。

    来到死者遇害处,看见死者躺在血泊中,在死者的胸前插着一把刻刀。在身体其余四处并无伤痕,现在所能肉眼所见的证据就只有一把刻刀。李博让人去调查了周围的监控,随后将路口的监控录像全部带到警局里,再接着将死者送往法医处进行鉴定。

    回到了局里,几个人在一起开了一个会议,这时的李博讲到:“死者名叫马松,是一位个体经营者,名下有一家作坊。其妻早亡,留有一子名叫马涛,在不久之前丢失,警方到现在也没有找到马涛。死亡时间大约是三天前,死亡原因经法医初步判断为失血过多死亡。

    现场无挣扎痕迹,相信凶手是一击毙命。其凶器上留有指纹,现场发现一名男子的脚印,经判断与死者不匹配,怀疑是嫌疑人留下的。

    同样的在大门处发现指纹,也已经初步列为嫌疑人遗留,作坊内并无监控,在作坊外三十米处有监控。现将监控录像一同拿回至警局排查。”

    董飞雨补充到:“死者生前可能与人有仇,我怀疑可能死于仇杀。”

    张小凡说道:“现在就应该调查一下死者生前的人际关系,然后再进行分析。”

    这时大家将目光聚集到陈建凡的身上,这个陈建凡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陈建凡吸了一口气说道:“死者马松,死于仇杀的可能性极大,现在的案发现场又是封闭式。我怀疑作坊内有地道通向外界或者是凶手布置了什么机关使得死者被害。

    对于现场遗留的脚印,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有问题,凶手既然有这么周密的计划去杀害死者,为什么还能在现场留下足迹和指纹。个人觉得此人应和本案毫无关联。”

    对于组员的个抒己见,大家都是表示认同的。董飞雨和张小凡去了死者的居住的小区进行摸索排查,李博则去调查监控录像。陈建凡也正好配合李博一起去查找线索。

    监控室里,放着一遍又一遍的监控录像,从第一天的早上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在监控视频里,见到死者马松于死亡前三天就住到作坊了,一直未曾出过门。

    而在马松死亡的前一天时,监控录像发现了一个寄送快递往马松这边来了,临走的时候从作坊里拉了几个箱子出来了,随后就再无其他人员出现。

    警方立即锁定了物流的派送者,此人叫张宇,是一名快递员工,是在死者马松死完的前一天,马松打电话过来说是有一批箱子需要运送他的家中。

    警方立刻找到了这个物流员工,张宇,并把张宇带回审讯室。

    张宇说道:“我来到的时候事先敲门,但是没有人在,大门也还敞开的,随后我拨通了马松的电话,在电话里头马松说东西和货款都放在了那里。

    我就自己去取货,货很重当时很想打开看看。但是出于原则问题,并没有打开,货一直在车上,等到了马松家的门口卸了货。”

    张小凡说道:“现在经过警方排查,现在只有你一人进入现场,进到这座作坊。同时凶器上留有的指纹和你的指纹匹配无二,现在警方在没有找到新证据之前,你现在是本案最大的嫌疑人。”

    “没有,我没有杀人,我没有用刻刀去杀人,我就是在那去取了一个货。”张宇急切道。

    “那请你告诉我刻刀上为什么有你的指纹,还有为什么现场只有你在呢。”张小凡反问道。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在取货的时候我是捡了一把刻刀,但我直接就把刻刀放在工作台上了,至于其他的我就没碰过”张宇激动的解释道。

    现场审讯开始无法进行了,这时候李博拿到了法医的最终鉴定报告,在报告中张建凡看到这样的说辞,死者马松死亡时间为案发前三天,被凶手一刀从后心穿过,凶器为那把占有指纹的刻刀,其身体并未发现外伤,解剖尸体发现并没其他损伤,也并没发现有药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