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几年前,苏青还叫苏梅雨的时候,她去大理误打误撞走进了寂照庵,那里十分隐蔽,想要照到实属不易,她当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没了爱,没了恨,她愿意回到这里。

    这里很小,不在爬山过道边上,周围的路被树木遮挡着,路途崎岖,她爬上来的时候险些掉下去。寂照庵,通往大门的路只有一条小路,到门口能看见两颗大树伫立在两边。

    沿着大门进去,就能看见院子。周围的鲜花和多肉植物,衬得院子勃勃生机,门匾上有四个金色楷体字“寂光普照”。

    她看到一个同她一样秃头的女人,年纪跟她相近。她回头看了苏青一眼说:“既来之,则有缘人。你可知这寂照庵名字的由来?”

    “听闻过。名字来源于感而逐通,寂静照鉴。始于唐朝时期,后来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被毁,你现在看到的这个庵,是重修过的。”苏青语气平和,眼睛里毫无波澜。

    她们一起穿过寂照庵的大雄宝殿,客堂,后院,食堂,上客厅。

    安顿下来后,每日五点起来念经,抄经文。

    清晨她从大雄宝殿小门进去绕到院子中,用手触摸墙壁上大大的“禅”字:“问世间情为何物。”

    “施主,既来之则安之。”

    “当时我们改造这个庵启动资金只有5000块,工人的钱都是先赊着,隔年我们有了香火收入后才补的。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都是旧物利用,你看,这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翻新的。”慧秒师傅和她甚至投缘。

    “慧秒师傅,我既已来这,就做好准备,让自己六根清净。”

    “慢慢来。我带你去看看给你布置的新房间。”

    她们穿过食堂,来到一间如诗般的房间,那里床铺整洁,窗明几净,鲜花遍布,这是她见过的最简洁美观的房间。

    “师傅,谢谢你。”

    “你我有缘,我只是尽自己所能。我给你起了新的名字,为素樱。”

    “师傅,我从今往后叫素影了?”

    “是朴素的素,樱花的樱。我8岁时,帮母亲照顾生重病的亲戚,一切如你般误打误撞跟佛家结缘,6年后剃度,时间一晃而过,我现在已经48岁。”

    苏青在窗户边上修建刚摘下小野菊,褐色的花瓶呈椭圆形,花枝低垂着,面带微笑。它们也曾不起眼,在深山的泥土中奋力挣扎过,被雨水洗礼过,风吹日晒,饱经风霜。小野菊被一阵凉风吹过,向苏青点点头:“此生赤诚对待自己,你的四季将是纯洁的季节。无论正在经历什么大风大浪,记得切莫与生命对抗。活着吧,哪怕静静的平凡的绽放着。”

    吃素。

    苏青剃光头的样子很美。在素雅的院子,偶尔翩翩起舞。中午,她去厨房帮忙做饭,大锅饭,需要人手帮忙,她进去时,系围裙的老妈妈,正在切苦瓜,他过去,带上袖套,切西葫芦,不会做饭的她,很笨拙,切的慢,却很认真。

    “老妈妈,我帮你。”她看着她佝偻的身子,仿佛是自己的亲人。

    西红柿丁,土豆丝,小油菜,白菜,都切好放在碗中,整齐的摆成一排。由于她在庵里能吃苦耐劳,勤于做贡献,很快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夕阳落山。

    乔自然和温宇宙来到昌平区素心兰敬老院。温宇宙想知道,她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的地方,到底有什么致命吸引力。

    “自然,到了。”

    她想到了一些事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出生于1950年8月,六十九岁。他是父亲生前的战友。父亲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跟着源源不断的队伍。他们两人走在沈阳著名的中街上。背景音乐是《解放区的天》。

    那一年父亲风华正茂,他们听着欢快的曲调,看着街上的人们正在欢天喜地的扭秧歌。一位长发女人在人群中十分惹眼,她弄着一条鲜红稠巾,在秧歌队中欢快的蹦着。父亲一眼便爱上了母亲。沈阳战役后,国民党被击退。他们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