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听了周玉明的分析,再看手头的检测数据,陈耀华认为言之有理,“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你们做了几次试验?”

    “检测结果是第一次试验所得样品的数据,今天将进行第二次试验。”周玉明道。

    “同样条件下重复三次,看看样品的检测结果,就能下结论了。加料方式改变后,海涛知道吗?他是怎么做的?”

    “因为我们才只进行了一次试验,我还没跟他交流,他也没问我,估计他还不知道设备技改的目的,根据他们留下的记录,可能他们班组还在重复以前的方式。”

    三天以后,陈耀华再次来到试验车间,看见周玉明跟职工们正在准备当天的试验,老远就问道:“玉明,这几次试验还顺利吗?结果怎么样?”

    周玉明继续忙碌手头的工作,扭头应声道:“第二和第三次的结果就在抽屉里,昨天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主任,你自己看看吧。”

    陈耀华拉开试验现场一张简易办公桌的抽屉,见两张检测报告摞在一起,他拿起来仔细看了一遍,“性能指标不错嘛,操作过程平稳吗?”

    “除了操作麻烦点,过程容易控制,温度始终在合理区间波动。从已经进行的四次试验情况看,结果都差不多。”

    “好,你们继续吧。不过下午下班后,你先别走,等田海涛上班后,你跟他一起到办公室找我。检测报告单我先拿去看看。”

    下午四点半,周玉明和田海涛按时来到陈耀华办公室,见两人进屋,陈耀华招呼道:“你们先坐下。海涛,你们这几天的试验有没有进展?”

    进门就被点名,田海涛有点措手不及,“这几天的试验?主任,我才亲自盯了四五天,还没见到什么进展呢。”

    “你看看这个。”陈耀华把三张检测报告递给田海涛。

    “这数据不错呀!”看完后,田海涛把报告放到陈耀华面前,“这是什么样品的检测结果?”

    “玉明他们班组做了四次试验,这是前三次的结果。”

    田海涛有点僵直,“玉明他们班组的试验取得进展了?”

    “你还没听说吧?这些检测结果,就是他们试验样品的测试数据。”

    田海涛跟周玉明在不同的班组,只有交接班的时候能相互见面,但田海涛每天下班都着急回家,匆忙之中的短暂接触,根本没有时间和周玉明交流,而且他也不愿意当着职工的面讨论技术问题,所以,对周玉明所在班组取得的进展,田海涛确实不知情,他对设备上增加的装置还感到奇怪。

    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惊讶,田海涛侧身问道:“玉明,这是真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

    周玉明点点头,“因为咱俩都很忙,每天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坐下来交流技术问题,所以,我还来不及向你通报我们的工作,但主任非常关注试验进展,白天到班组巡查,正好看到了我们的试验结果。”

    “其实,在此之前的试验中,也得到过不错的试验结果。”看得出来,田海涛试图淡化周玉明班组取得的进展。

    听到这里,陈耀华有点不高兴了,“海涛,你们以前的试验中,确实有几次不错的结果,但那些结果不稳定,不具有可重复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玉明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你各盯一个班组,目的是找出原因,解决问题。通过对试验现象的分析,玉明认为温度不易控制的原因是引发剂局部浓度过高所致,他对设备进行了一次小型技术改造,试验结果验证了他的推测。看样子你还有点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