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沿着官道,方文真走出生活了十六年的小镇,踏上寻找宗门的道路上。自己虽然资质低,但是他想着碰碰运气,看看是不是有可能在门派内某一个打杂的职位,他坚信只要自己打入那个圈子,总能学到点什么。

    但是寻了半月,就连仙人的一根毛也没见过。虽然有人见过修士,但没人知道他们自哪里来。方文真也曾向别人打听过玄玉山,但同样一无所获。

    半个月时间,盘缠花的差不多了,这还是在他有意识地节省下的结果。

    就像往常一样漫无目地走着,看见路边一家茶馆,看着手里为数不多的银子,他陷入纠结。

    “要不搏一搏?吃顿好的,再找份活干,然后再慢慢找?”

    想了想,他走了进去:

    “小二来壶茶,再拿四个饼带走。”

    “好嘞!爷您先坐。”

    小儿拿着一壶水上桌,方文真检查了一番感觉没问题了,直接拿茶壶对嘴喝了起来。

    “小二,最近城镇在哪里?”

    “爷,您顺着这条路,再往前走个差不多五里就能看见。”

    拿上饼和找回的银钱,继续向前走。

    到了镇上,方文真看见有家人大张旗鼓的在办喜事。询问几个人后,他大概知道是什么事了: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过生辰,广邀文人前来为其作词赋诗,献上佳句可得一大笔奖赏。

    看着自己口袋里不忍直视的银子数量,看向周围围观群众,他想了想:

    “有了!”

    他走到一个面容较好,打扮像个赶考的书生旁边:

    “鄙人陈三水,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那人手到:“在下李杰,不知陈兄有什么事?”

    “鄙人初来乍到,不知此处发生何事?”

    “本地一户人家公子生辰,家主广邀文人为其作诗,献佳作得赏。”

    “原来是这样,李兄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唉,李某十年寒窗苦读,可是腹中却无笔墨,就不献丑了。”

    “李兄切不可妄自菲薄,有道是,勤能补拙,一分辛苦,一分才,只要持心如初,他日著书立传,惠得百家子弟,教化天下万民一代大儒可期;当是时,可游山川,踏天地,腹墨千千万,胸中有正气!”

    李杰愣了一下。

    “腹墨千千万,心中有正气吗…”

    “额…李兄,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回过神来:

    “陈公子请说。”

    “在下进京赶考,奈何路上盘缠花光,空有一腔热血,有道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在下一个穷书生。听李兄说这里可以写诗得奖,在下便做了一首,想着碰碰运气。你帮我看看可好?”

    “乐意至极。”

    方文真拿起笔墨:

    “周俊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杰瞳孔放大:这是何等的气魄,他是拿周俊自比吗,要知道周俊可是天下皆知的诗人,几乎每首诗都流芳百世。

    在这首诗里,李杰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也看见了超越时代,引领时代的意志。这一刻,李杰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平平无奇,为什么十年寒窗却默默无闻。因为他没有变化发展的思想,没有想要超越前人的意志,每天因循守旧,踩在前人开辟的路上,怎么可能超越前人?